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大甲鎮志-教育篇
圖片授權聲明 _CC BY_
展品描述
大甲鎮志-教育篇為大甲區公所委託廖瑞銘擔任總編纂,期望將大甲鎮數百年來的發展,做有系統地整理與詮釋。 教育志介紹臺灣教育,肇始於荷蘭人的統治時代(1624 ~ 1664)。明鄭時期(1664 ~1683)雖然引進中原的文教制度,如設科舉、建孔廟,並蓋學堂做為教授儒學的所在,但教育始終未普及於中部。大甲鎮位於西海岸之中部偏北,開發較南部稍晚,直到清代康熙年間臺灣納入版圖,積極招墾,方有漢人進入開墾。為了教育先住民,在各地成立土番社學,為本鎮最早之社學,有:蓬山社學及大甲東社學。「大甲」的名稱,源自道卡斯平埔族人居住而得名(Taokas,閩南語Ta-kah與道卡斯平埔族之族稱Taokas 近音)。清代本鎮曾經是全島南北縱貫交通必經之路,但由於居民複雜,文化差異之故,爭戰連連,漢人進入開墾,如《諸羅縣志》所載「…此後流移日多,乃至南日、後壟、竹塹、南嵌、所在而有。以去縣日遠,聚眾行兇、拒捕奪犯,巧借色目以墾番之地、廬番之居…」迫使最弱勢的道卡斯平埔族人遷移。接著乾隆年間閩粵械鬥,迫使客籍移往苗栗一帶。咸豐年間漳泉械鬥,迫使漳人移向豐原一帶。同治元(1862)年,又有戴潮春抗清之役,清軍援臺平亂之後,最後留下者為泉籍住民聚落。因戰亂連連,導致教育無法施行。 直至同治年間,大甲舉人何清霖向官方申請建文昌祠(文祠),內設義塾,雖已獲准,卻因經費以及建地問題未實施。後賴官方與紳耆設義學於鎮瀾宮內,文昌祠於光緒年間才建造完成。 日治時期,日本政府在臺灣施行西式教育,制頒法令,並經多次修改,確立教育行政以及學校制度,開創三項教育措施,並納入正軌,即創立女子學校、幼稚園教育、社會教育。雖然當時主政者的教育宗旨,係為配合其殖民統治的政策與目的,卻也奠定了現代化的教育基礎。 戰後國民黨政府在臺灣全面普及教育,至今已逾1 甲子。本鎮各階段的教育,成果斐然。目前在學校教育方面,積極適性培養人才,體育方面如手球運動、田徑運動等。藝術方面如管樂團、美術資優班,皆能使學子適性發展,啟發潛能,養成專業人才。故現階段的教育除了適性揚才,迎向全球,更在學校設資源班、啟智班,以補救教學、扶助弱勢,全面性的教育更臻完善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