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臺茶輸出百年簡史
圖片授權聲明 _CC BY_
展品描述
《臺茶輸出百年簡史》為1965(民國54)年由臺灣區茶輸出業同業公會(今台北市茶商業同業公會 )為紀念台灣茶葉出口滿百周年而主編出版,全書共十章,一至五章敘述台灣茶葉自清領時期至台灣光復後的沿革,將相關機構、人物、茶種、產業等方面詳細梳理。第六章說明台灣四大茶種(烏龍茶、包種茶、紅茶及綠茶) 之外銷興衰和價格變動概況,第七章講茶葉的輸出市場,第八章為台灣茶的貿易方式及資金取得方式,第九章討論台灣茶在國際市場和台灣輸出貿易中的地位,再以第十章台灣茶葉的回顧與前瞻作結。 我國以農立國,臺灣雖曾歷異版圖,人民大多仍以農為業,茶亦農業之一,故耕種茶園者,有茶農之稱。臺灣山多野少,山陂以耕種茶樹為較適宜,尤其北部山地,多雨温濕,種茶更較適合而有利,故山陂多皆利用作耕茶園,生產繁殖,品質尤佳,輸出以來,博受外國費者之好評,歷年獲得外匯之鉅,僅次於糖米,是故茶之生產,遂成臺灣重要產物之一,亦即恆居三大輸出物資之寶座。臺產茶葉輸出,依據文獻之記載,始於清季同治四年(西元一八六五年),距今適滿一百週年,緬懷先賢之辛勤創業,慘淡經營,實給予國人無限之鼓舞,因而產生由衷之敬仰。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