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李登勝所繪太監門神持寶瓶
圖片授權聲明 _CC BY_
展品描述
此件作品為李登勝老師所繪的太監門神持拿寶瓶,此作品位於桃園的景福宮中。根據局部的圖示來看,可以發現圖片裡面的人有留指甲、以及面容圓潤,因此可以斷定此人物的身份為太監門神,然而雙手持拿著寶瓶,就是寓意著「獻香晉福、平安富貴」。 景福宮為兩殿室格局,有寬敞的廟埕,正前方有大牌樓(山門),三川殿面寬三開間。屋頂為重簷,上下簷間有斜菱形的網目斗栱,為假四垂的歇山重簷結構。假四垂是將「歇山式屋頂」跨在「硬山式屋頂」上的構造,看起來像2個屋頂堆疊,但實際上僅有1個屋頂、4根柱子,此構造使景福宮的立面更加氣派華麗。 另外,景福宮是臺灣廟宇少見的「前後對場」形式,正殿由陳應彬設計,陳己元(陳應彬之子)承建,前殿(三川殿)由吳海同執篙。2大匠師各顯神通,三川殿和正殿的看架斗栱以層層上升的螭虎栱呈現,出簷皆以丹鳳栱承接吊筒,屋簷下斗數為7層,正殿的斗數更高達9層,層數之多為全臺罕見。另螭虎栱造形多變,四點金柱與大通交角處的鰲魚托木跟花籃吊筒的雕刻手法,也因為陳氏父子前後對場而呈現出風格上的差異,值得細細品味。 三川殿的牆面以石材組成,石質為深黑色的觀音山石,雕刻忠孝節義故事,左右廂房雖以水泥重建,但石柱仍是清嘉慶年間所留下。正殿神龕中的木雕雕工精美,當中雕有「二十四孝」中「黃香扇枕溫衾」的故事,表彰孝悌觀念。另雕有宋末文天祥抗元兵敗被捕,屢次拒降從容就義的事蹟,表彰忠義情操。景福宮內的建築斗數、石雕、木雕,各具特色並將傳統故事雕刻的栩栩如生值得細細品味。 景福宮中所保存之重要古匾,多半是嘉慶18年(公元1813年)慶成典禮時由當時官員所致贈,有淡水同知薛志亮(?-1813)「保我黎民」、同知借補噶瑪蘭通判翟淦(?-1817)的「明赫感應」、福建臺澎掛印總兵官阿勒精阿巴圖魯武隆阿的「赫聲濯靈」等匾額,保存至今,成為了景福宮歷史發展的重要佐證 。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