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江清露師徒代表作北港朝天宮
圖片授權聲明 _CC BY_
展品描述
此為江清露於1963年於北港朝天宮正殿屋頂上方的創作。中脊脊背中央最為顯眼的是身騎四靈之首麒麟的三太子,左右兩側以百鳥之王鳳凰、百花之王牡丹作為裝飾,有「三王獻瑞天下太平之意」。脊肚則是一齣取自《三國演義》的戲齣,敘述關羽殺死華雄後,呂布便親自上戰場。張飛、關羽、劉備先後合作與呂布對抗,最後呂布無法招架逃回虎牢關。 雲林北港朝天宮主祀媽祖,曾在清光緒20年(1894)宮前街火災遭受波及,1904、1906年兩次嘉義地震中毀損。大木作匠師陳應彬約於1908-1911年(明治41-44)間聘請同是泉州同安的柯訓來臺施作交趾陶、剪黏與堆花,同行的有其姪子柯仁來和徒弟洪坤福(1865-194?),在此與同鄉的匠師蔡錦對場施作。1912年部分工程完工,柯訓就先行返回大陸,其在台灣的作品,僅存朝天宮正殿的交趾陶及部分人物與背景假山等。姪子柯仁和徒弟洪坤福則留在台灣繼續工作。柯仁來是開發宜蘭地區工作的重要推手,婚後定居於台北三重,曾在二重先蔷宮寄附(捐贈)交趾陶水車堵。   洪坤福(1865-194?) 是柯訓的傳人,為日治時期作品最豐、聲名最著的剪粘司阜頭,亦擅長交趾陶、堆花。此派交趾陶有別於廣東師的葉王,採用釉下料「生料」,釉色溫潤具流動性,尪仔頭要翻模,造型小巧,人物優美;葉王交趾陶採「熟釉」的釉上彩,造型奇巧、誇張,人物富表情。洪坤福施作過新港奉天宮(1912)、朴子配天宮(1915)、大龍峒保安宮(1918-1919)、艋舺龍山寺(1924)、員林福臨宮(1928)、樹林濟安宮(1926)、大龍峒孔子廟等多所廟宇。廟宇工作應接不暇,大量收授台灣徒弟,開枝拓葉,北部、中部地區活躍的匠師多為洪氏門下之人,長期主導臺灣剪黏業界,終使嘉義新港和彰化永靖成為臺灣剪黏及交趾陶的兩大重鎮。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