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培達雜種金雞納照片
圖片授權聲明 _PDM_
展品描述
此為橫式黑白照片,畫面中有一橫置於白色背景之上的植物,其下方寫有文字「培達雜種金雞納」、「Cinchona hybrida β」,應為影中植物名稱。 經查林業試驗所(以下簡稱林試所)圖書館內藏書《臺灣省林業試驗所參考資料》,其中一篇發表於1956年8月的文章〈臺灣之金雞納〉,內頁可見與此照片畫面相仿的三種金雞納植物圖片編列其間,包括金雞納(Cinchona ledgeriana)、粉紅金雞納(Cinchona succirubra),以及雜種金雞納(Cinchona hybrida)。進一步瀏覽內文,可知當時雜種金雞納乃由其他兩種雜交育種而成,並可再細分為三個品種,分別是阿爾發雜種金雞納(C. hybrida α)、培達雜種金雞納(C. hybrida β)、顏馬雜種金雞納(C. hybrida γ);此照片所拍攝植物即隸屬其間。 17世紀世人首度發現金雞納樹皮具有治療瘧疾之效,以至19世紀進而了解雞納皮療效乃來自其中所含的奎寧(即金雞納霜),自此金雞納樹開始受到重視,並廣為栽培,尤以爪哇島(今印尼)的產量最盛。臺灣的引種栽培則始於日治時期,據該文所述,當時日人於全島各地輪番試種三種金雞納樹,直到二、三十年後才克服技術障礙,獲致成功。 戰後,林試所延續前人功業,持續投入金雞納林地的經營,期望收獲奎寧、製成藥品,貢獻臺灣經濟。而從1950年代的試驗成果可知,當時臺灣種植的各種金雞納樹之中,以培達雜種金雞納(C. hybrida β)產皮量最多,且其硫酸奎寧之含量亦為最高,可說最具發展潛力。然而人工合成製藥技術日新月異,當時已漸有取代天然奎寧的趨勢。林試所縱使不斷主張自產天然奎寧對於國防民生之重要,依舊難抵潮流,金雞納產業遂逐漸沒落,終致走入歷史。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