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基隆河掏採砂金
圖片授權聲明 _PDM_
展品描述
  「基隆河掏採砂金」照片,由臺灣日治時期的人所拍攝,地點位於基隆河段。     掏採砂金的人們,皆頭戴斗笠,避免日曬雨淋;坐著的人,正在協助將砂金集中於扁擔的籃子內,再讓負責擔運砂金的人扛在肩上。     照片中,木板釘製長方型、較長兩邊稍為高起的工具,為「金槽」,用途為掏採河中砂金,其下方會鋪設棕蓑、或毛毯。     當時,掏採砂金的人們到河邊、或河階上的草埔、或田地,向地下挖,等找到含砂金的沙層後,將金槽置於河邊淺灘適當的水流處,將金槽斜置,以便水可從金槽頂不斷沖下來。     然後,再將含金沙層的砂慢慢放到金槽頂端,讓流水將細沙沖走,而比重較重的砂金,則會被夾在棕蓑、或毛毯裡;一定時間後,再將棕蓑、或毛毯上的砂金整理出來。     關於「基隆河砂金」的發現,傳說很多,比較為現在的人們相信的說法,以連橫在《臺灣通史‧卷十八‧榷賣志》中的說法較為可信:「光緒十一年,法事已畢,巡撫劉銘傳築鐵路。十六年,架八堵車站之橋,工人之曾往產金地加州者,於午餐後,以其飯碗,戲淘河沙,見砂石有金,遂取出淘之,獲金不少。時,造橋監督為都李家德,廣東順德人,曾遊美國,而路工亦多閩、粵人,有至新舊金山者,聞之爭取,而居民聞風亦從之,各有所獲,每兩易銀八兩。」     掏採砂金,多用人力(手掘、擔運),選礦用固定淘汰槽、金槽,因砂金礦床規模小,經濟價值不甚高,固難採用機械採金。     基隆河砂金的掏採,至1927年(昭和2年)時,已一蹶不振;其後日人整飭產金政策,才又見生機,產量較20年以前的生產量,約增加30%。最後,基隆河砂金歷經40餘年的掏採,八堵以上的河床、兩岸部份,金苗被掏採殆盡。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