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木材加工製造試驗記錄之照片系列:楊基氏圓網抄紙機
圖片授權聲明 _PDM_
展品描述
直式有白色邊框的黑白照片。畫面有一件大型機具置於室內;背面有黑筆書寫文字「原大小」。 經查文獻《林業試驗所通訊》〈臺灣省木材利用的趨勢及木材飢荒的對策〉可知,木材適合造紙的原因在於符合經濟效益且原料豐富,但當時造紙原料多以針葉樹為主,然臺灣地處亞熱帶,針葉樹材蓄積量少且多分布於高山上,不利運送。相對來說,闊葉樹材產量多,且分布於山麓地區,運送上更為簡便,如能發展適宜闊葉樹材之造紙方法,克服其木纖維既重且硬、色濃等缺陷,當有助於造紙工業之發展。 此照片用於林業試驗所1955年發表之文獻《林業推廣專刊》〈木材加工製造試驗的成就〉。當時林業試驗所附設造紙廠之抄紙機為楊基氏圓網抄紙機(Yankee machine),需於製造過程不斷添加黏料使白水密度增加且具有黏滑性,使纖維均勻分散游離而不結塊,方能製成厚度均勻之薄紙。附於文獻內頁的此張照片,即為「楊基氏圓網抄紙機」。 〈木材加工製造試驗的成就〉一文中提到當時科學技術相比更早已有進步,木材之利用已不限於原始型態,透過各種處理不但能延長針葉樹木材之使用年限,亦可提升闊葉樹木材之身價。林業試驗所為此針對木材之防腐、浸漬、合板製造、紙漿製造、纖維素等等面向,以及森林副產物如松指、丹寧等,花費數年進行系統性的研究。並在《林業推廣專刊》彙整諸多試驗並刊出,希望讓當時產學界了解他們所進行的試驗成果。而我們也能從本照片和背後的文字資料一窺1950年代林業試驗是如何進行的。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