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1925年台灣日日新報_造花的好材料_蓪草紙_林進治造花
圖片授權聲明 _CC BY_
展品描述
1925/2/22台灣日日新報報導,台灣東部和中北部的蕃界有許多的野生蓪草,蓪草髓心製造出的蓪草紙是台灣的特產品。蓪草樹高約5~6尺,直徑約5寸。蓪草紙的尺寸有數種,其尺寸大小的製作仰仗的是職工的熟練度,削製蓪草紙在台灣屬於家庭工業,從業的婦女一個月的收入最低有10圓,最高則有50圓。 不同尺寸的蓪草紙製出後主要是用來做花,因其紙質的特色讓蓪草紙做出來的花朵十分逼真,除做花外,蓪草還有書畫用紙、短冊、藥用等用途。目前台灣的蓪草業以陳其祥的金泉發製紙會社為首,其祖父陳談儀為中國泉州府惠案縣人,西元1840年2月渡海來台從事農業,在翌年夏天伐木時偶然發現蓪草後便將其髓心取出,經苦心研究後終於在明治3年(1870年)製作出紙張,明治4年(1871年)5月,有一位四川省貴州縣的友人告訴陳談儀夫妻這種紙張名蓪草紙。明治11年(1878年)秋,當地有一位縣主向陳談儀的妻子介紹唐紙做的牡丹花,命令陳談儀的妻子用蓪草紙做,在經過五個月的苦心研究,牡丹花終於做成,而且深受縣主喜愛。到了明治16年(1883)年,從香山郡香山庄農家嫁到陳家的林進治(陳其祥母親)又再改良製紙的器具,並將製紙技術加以傳授。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