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新莊在地百年記憶:蔡尊乾
圖片授權聲明 _CC BY_
展品描述
新莊在地百年記憶:蔡尊乾 蔡尊乾,男,1927年9月25日生,新北市新莊人,祖籍最早可追溯到中國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灌口鎮,1883年原家族住基隆港到基隆港的小山,清朝時由基隆至新竹鐵路通車後,帶動路線途經的新莊發展,因此祖父帶著全家舉家搬往新莊居住,蔡家當時的就住老街的「米市巷」內,家族雖然曾搬至中壢務農,但最後仍回到新莊居住,從此在這塊土地落地生根。 回憶起在新莊的童年時光,蔡尊乾印象中的公會堂邊有座小公園,樹上滿是麻雀,他最愛與玩伴在那打陀螺與彈弓,傍晚天色昏暗就得回家,直到1935年新莊才開始有電燈,第一盞燈設置在新莊慈祐宮,隨後街上才逐漸燈火通明起來,當時,新莊有許多日本人,日本老師住在新莊路上的日式宿舍,公學校的老師多是新莊老街人。蔡尊乾指出,新莊神社為於中正路上,老師常帶著學生進行參拜,許多學生因家境貧困,常會偷吃祭拜用的食物、水果。大人們體諒孩子,多數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美日兩國在淡水河上空空戰,蔡尊乾親眼看過淡水河上空有飛機纏鬥,由於時常遭到美軍空襲,老街上每戶人家都會自己挖防空洞避難,空戰所戰死的美軍遺體則放置在十八份(十八分坑)。 出生於日治時代的蔡尊乾,曾就讀日治時期新莊公學校,台北商院(國立台北商業大學),畢業後於台北師範參加考試,在台中師專(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就讀並考取教師資格,擔任過多間小學的校長,因此,新莊在地人都會尊稱他一聲:「蔡校長」。 在他記憶裡,過去大漢溪與人們還未被堤防阻隔,新莊街往板橋方向是一片波光粼粼的河岸景色。擔任新莊國小校長期間,蔡尊乾必須前往縣政府(前身為板橋小學校)辦公。他必須先抵達新莊的渡船頭,再牽著單車搭上渡船到對岸,由於當時板橋未設有渡船頭,在到達對岸後需要從沙灘行進,經過一段後才能將單車騎上馬路。 2008年,蔡尊乾出版過《新莊開發史話》,全書採毛筆手寫方式,蔡尊乾說:「現在老了,趕快寫一寫放著,讓以後的下一代知道說新莊之前是什麼樣子。」一生投入教育的蔡尊乾對於新莊歷史研究可有相當大的貢獻,許多早年新莊的文史像貌,皆能再《新莊開發史話》中找到解答。 如今,當人們經過新莊運動場周邊時,說不定還能看到90多歲的蔡校長,騎著腳踏車馳騁在街頭,回憶起當年滿是農田與荷花池的新莊,成為現在大樓林立的模樣。在時間快速變化的時代,蔡尊乾希望在地孩子都能像他的書中所說:「生在新莊,要知新莊的事。」,讓先賢留下的種種事蹟,能繼續在這塊美麗的土地上傳唱下去。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