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高青福德祠
圖片授權聲明 _CC BY_
展品描述
高青福德祠,位於桃園市楊梅區幼獅交流道往高獅路方向,在高獅路836巷內。福德祠原來的名稱是「十八甲福德祠」,從名稱就可以得知此一福德廟的歷史相當悠久。 福德祠最早是由初到此地進行拓墾的先民,在開拓高山頂區域時,先墾出了十八甲田地,先民遂在此一高山頂區域的最高地方,按客家對土地、神明尊崇的傳統信仰文化,封土祭天,豎三粒石,奉祀福德伯公,在地人稱此三石土地神為「十八甲伯公」。 十八甲伯公因神靈顯赫,被封為「顯伯公」稱號。在地民眾為顯伯公捐資捐地之下,更從三粒石的豎石伯公,建起具有一定規模的伯公祠廟。祠廟的廟身規格氣派,拜亭寬闊,拜亭內設置供桌,廟前更設石獅一對。屋頂運用傳統的馬背造型,屋頂和拜亭的牆面上裝飾傳統教忠教孝的剪黏。祠內塑有石雕伯公像,容貌猶如和藹可親的老人家,右手執杖,左手捧元寶,為在地民眾帶來財富,守信水源。 高青福德祠旁邊有一條自水尾區域通向草湳陂的牛車路,目前已經荒廢。本廟現在仍為周邊區域民眾的信仰中心,雖然本區已經從農業社會逐漸轉型為工商社會,但「顯伯公」隨著時代變遷,仍為在地民眾的信仰中心。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