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國防部軍事情報局
圖片授權聲明 _CC BY_
展品描述
〈國防部軍事情報局〉條目由凃柏辰撰寫,國防部軍事情報局別名國防部軍情局(MIB),是負責中華民國國軍軍事情報的單位,專責執行戰略預警情報蒐集、研整之任務,隸屬於國防部參謀本部。 其創始於1928年1月,最初以「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密查組」為名,由時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聯絡參謀戴笠負責主持軍事情報之調查蒐集,之後於1932年組織變更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特務處」,負責情報與訓練人員。隨後因1937年中日戰爭全面爆發,所以又改編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簡稱軍統局),由戴笠任副局長,肩負實際責任,負責情報滲透、聯絡及蒐集等事項。 抗戰勝利後,軍統局於1946年奉令改編成為國防部保密局,專責保密防諜工作,確保國家安全。後因國共內戰,於1950年6月又恢復保密局正式編組,於臺北士林芝山岩設立局本部,之後在1955年改組為「國防部情報局」,專責執行戰略預警情報蒐集、研整之任務;原保防偵查等業務改由司法行政部調查局(今法務部調查局)負責。 到了1985年7月,原負責大陸滲透的國防部特種情報室合併到國防部情報局並改名為「國防部軍事情報局」,隸屬國防部參謀本部,受參謀總長直接指揮。此後直到2013年1月精粹案規劃後,軍情局情報業務直接由參謀本部聯二情報次長室督導,不再受國家安全局指揮。 而國防部軍事情報局發生最著名的案件,即為「江南案」。此案件發生於1984年10月15日,當時竹聯幫幫主陳啟禮受雇於國防部情報局,前往美國舊金山德里市槍殺對國民黨多加抨擊且熟知蔣家與政府秘辛的劉怡良——筆名江南,後事情敗露使得臺美關係惡化,且因涉及蔣經國之子蔣孝武,令蔣經國迫於美方壓力公開表示不再將政權延續給蔣家後代,成為臺灣後來能推動解嚴走向民主化的關鍵之一。 江南案爆發時,政府表示此乃情報局長汪希苓護主心切,自作主張所為,汪氏卻一再說明此事有呈交給國安局長,指稱政府對此事心知肚明,內中牽扯甚多,所幸隨著檔案逐漸解密,內中資料總有浮現之日,終將使此案疑點逐一明朗化,拼湊還原出案件真相。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