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福山
圖片授權聲明 _CC BY_
展品描述
福山村落位於南勢溪上游流域,清朝中葉,泰雅族人在此建立塔拉南部落(即大羅蘭)、李茂岸部落,為烏來鄉境內最早建立的部落,其後因人口增加,族人乃向南勢溪下游遷移,而留在福山境者,經多次異動,乃建立屯鹿、李茂岸、卡拉模基、大羅蘭等4個部落,屯鹿位於南勢溪與五重溪交會處東方約800公尺之地;李茂岸位於南勢溪與大羅蘭溪會合點,因該部落附近之溪流彎曲,而兩岸之岩角突出,這種地形泰雅語稱作mang-ngan,遂以之為部落名,泰雅族人則稱為Limogan,日人音譯為李茂岸,漢人則音譯為林望眼。卡拉模基則位於李茂岸對岸。日人治臺後,清光緒33年,於李茂岸置隘勇監督所,以監視附近諸部落。大正元年(1912),設立李茂岸駐在所。大正10年(1921),三井合名會社強徵土地,迫使福山境諸社遷移,經異動後之社址僅有李茂岸、卡拉模基、大羅蘭三處。昭和6年(1931)左右,有桃園縣境高義蘭社(Kaglian)11戶52人遷至李茂岸社東方山區,族人稱該地為「哈呅」或「下盆」(Habun)。不久,塔卡散社(Takasan)部份族人亦遷居哈呅,但5年後,又全部遷至今宜蘭縣大同鄉的崙埤、東壘等社。光復以後,劃定村行政區,將境內三社合併為一村,初名茂林村,後改為福山村。民國43年(1954),遷居東壘部落之塔卡散部落有20多戶約90人再移住哈呅(Habun)部落。民國52年葛樂禮颱風肆虐,致使對外交通中斷,約在民國53、54年間,經協商遷村至福山下盆部落。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