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古時大溪碼頭粗製茶裝載情景
圖片授權聲明 _CC BY_
展品描述
  照片翻拍自日本西元1914年(大政四年),總督府殖產局出版第八六號《臺灣茶業一班》。照片標示為桃園廳大嵙崁(今桃園市大西區)碼頭,粗製茶裝上河船,準備運往臺北大稻埕之景象。當年臺北盆地陸路交通並不便捷,道路與交通工具亦簡劣,故大多依賴水路運輸,其中臨大嵙崁溪(今大漢溪)可停靠河船的大溪,即成為桃園與新竹兩地山區最主要的交通中心。桃園與新竹兩地,在大溪及其以南的山區,所生產的茶葉,絕大多數在大溪裝船,載運到大稻埕,進河頭溝,送到茶葉精製廠。不過近日的證據顯示,部分茶葉是在龍潭的渡口裝小船,到大溪甚至直接運往臺北大稻埕。由照片可看出,碼頭上多為單桅帆船,概屬於俗稱「紅頭船」的單桅河船。日據時期,陸路交通與交通工具改善後,水運功能即逐漸喪失;光復後,石門水庫的興建,造成此段的大漢溪已無法行船。目前,在大溪公園看著大漢溪,難以想像大溪當年是一個繁忙的河港,而龍潭渡船頭也幾乎被淡忘。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