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滬尾
圖片授權聲明 _CC BY-SA_
展品描述
滬尾為淡水的古地名,滬尾一詞何以指稱現在的淡水地區由來甚多,較為可信的說法在於此處曾有許多「石滬」,而在石滬尖上的聚落則稱為「滬尾」。從清領時期至日治初期,滬尾與淡水並用皆用來指現今的淡水地區。 雍正元年(1723)大甲溪以北成立淡水廳,淡水在當時成為行政區名。而淡水廳包含的範圍甚廣,從南至大甲溪、北至基隆,涵蓋至北臺灣,而非現今之淡水區。乾隆5年(1740)劉良璧撰寫《重修台灣府志》中首次出現「滬尾」一地名,因此滬尾成為今日淡水街市專用名詞。 在光緒年間(1883至1885)清法戰爭期間,法軍於光緒10年(1884)10月攻向臺灣,在臺巡撫劉銘傳放棄基隆,退守至臺北,法軍在滬尾搶灘登陸時遭孫開華領清軍和臺灣鄉勇擊退,因此奠定滬尾在臺灣的經濟、國防和政治上的重要地位。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