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西勢大溪反水路
圖片授權聲明 _CC BY_
展品描述
  宜蘭平原因地理位置及地形因素,河水只能彎彎曲曲尋求出路,特別是下游河口地區,常堆沙成汕,當洪汛來臨,大水沖開淤塞,則河川復通,否則就決堤改道。昔日蘭陽溪出平陽後,於內城岔分為二,其一續向東北流至烏石港出海者,為西勢大溪 (昔稱清水溪,今宜蘭河),另一轉向東流至加禮宛出海者,為東勢大溪 (俗稱濁水溪,今蘭陽溪),二溪常互相襲奪而釀災。   西勢大溪據文獻記載,從濁水溪同源於南湖大山,在內城分流,匯總溪北諸水,再從烏石港出海,流長80多公里,1878年西勢大溪尾段之頭圍河氾濫,河川改道從打馬烟出海,1892年又從七張改道流至廍後出海; 1936年濁水溪治水工程完成之後,「再連堤防」將清水溪、濁水溪分隔,流長剩25公里,西勢大溪反水路印證宜蘭河川水文特性。(備註:反水路為河道改變之意)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