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眺望能高鞍部和卡賀爾山、能高主山
圖片授權聲明 _CC BY_
展品描述
從能高越嶺道12.2K處眺望能高鞍部和中央山脈能高主山和卡賀爾山,最右邊尖起的山峰為能高主山,中間有兩個尖角的為卡賀爾山,卡賀爾山左側平坦稜線即為能高鞍部。能高越嶺道最早原為賽德克族所建立的社路,大正3年(1914)「太魯閣戰爭」中,此一道路成為日本東西部隊攻擊太魯閣群的主要路線之一。戰爭結束後,為達到控制山地的目的,於大正6年(1917)沿著這條戰線開闢能高越嶺道路,命名為「初音奇萊橫斷道路」,為能高越嶺的舊道。大正14年(1925),因舊道東段道路海拔太高,冬季經常積雪難行,重新興築花蓮港廳和南投廳的越嶺道全線,完成後總里程數為76.8公里,即現今的能高越嶺道。越嶺道上設置多處駐在所,並指定5個宿泊所,包括屯原駐在所、富士見駐在所、尾上駐在所(今雲海保線所)、能高駐在所(今天池山莊)、東能高駐在所、坂邊駐在所(舊磐石保線所)等,除配置警力,亦提供登山者宿泊設施。戰後初期,國民政府為復原台灣島上電力系統,由台灣電力公司實行「東電西送」政策,在沿線建立起多座電塔,完成一條高壓輸送線,將東部多餘的電力輸送到西部,使能高越嶺道成為台電的保線道路,目前也是一條非常熱門的登山路線。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