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彰化梨春園曲館前方大埕歷史照片
圖片授權聲明 _CC BY_
展品描述
此照由彰化梨春園提供(拍攝者與拍攝時間不明),為梨春園曲館前大埕之歷史景象。從照片中可見地上有圍成一圈的鞭炮、左側有子弟鑼的鑼架以及右方有一金爐,由此可推測,當時在進行儀式活動。 梨春園為彰化四大館中,屬於南門區域的曲館,此曲館建築及大埕也就形成館員及附近居民所聚集活動的重要空間,大埕可作為儀式與活動、館員練習、搭棚演出子弟戲等運用空間;後來梨春園也為回饋居住在曲館附近的館員後代,因此無活動之時,亦作為居民的停車空間。 現任館先生林芳二曾提及,十幾歲來曲館時,來學館的人很多,練習時曲館的空間容納不下,每次練習人員多到大埕滿滿都是人,尤其是在學戲時,前場的人會在大埕踏腳步1,西秦王爺聖誕祭典當天館員們會自己搭設舞台,演出子弟戲,最多人時還曾演過「雙棚戲」2。 而有關於曲館周邊環境變化的描述,從可見的口述資料中,前館主葉阿木曾提及,梨春園曲館附近原本很多魚池,不過因南門市場攤販已經飽和,沒有足夠的空間增加攤商做生意,曲館附近也日漸繁榮,聚集許多攤販在周圍做生意,因此開始有新市場的需求。附近的地主陸續將魚池填平後把土地租給攤販作買賣,後來就形成市場,也就是現在的「民權市場」。 註1:館人稱身段練習為「踏腳步」。 註2:據館員描述,當時的「雙棚戲」前場分為年輕人跟長輩兩組演員,後場為同一組人員,兩組同時演出一樣的戲齣。 參考資料: 李子聯 等,《彰化縣口述歷史—戲曲專題》第四、五集,彰化:彰化縣文化局。1999。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