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柴坑子
圖片授權聲明 _CC BY_
展品描述
「柴坑子」位在彰化大肚山南岸,該地結庄甚早,明鄭時期為解決軍糧問題而實施屯田兵制,寓兵於農,各地駐軍屯墾。鄭氏王朝勢力由台灣南部往中部擴展,並與平埔原住民發生武裝械鬥。是時鄭經率兵往中部剿番,並由劉國軒駐守半線地區,「柴坑子」成為屯兵聚落,轄內已有「國聖井」(即國姓井,「聖、姓」台語讀音相同)。 清康熙末年,府城人氏楊志申率佃戶入墾移居「柴坑子」,向平埔族原住民購得土地,開始多項水利工程的投資。如福馬圳(八粉埤圳)、二八圳(東西三圳)等,奠定北彰化水利灌溉系統的基礎。 乙末日軍接收台灣,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率軍由北而南於八卦山戰役遭受民兵強力抵抗,原駐兵於烏溪北岸大肚之日軍往上游移動,於渡船頭搶進烏溪南岸,取道柴坑子、大竹圍、轆沙坑,迂迴攻克定軍山(八卦山),可見「柴坑子」無論在農業及戰略位置上都十分重要。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