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烏日區溪尾里土地公拐習俗
圖片授權聲明 _CC BY_
展品描述
「土地公拐」是臺灣傳統農業社會祭拜土地公,祈求或感謝其庇佑農作的風俗。南北各地作法不一,插立時間多在農曆五月端午節或八月中秋節前後,而隨著農業人口減少,這項風俗也日趨式微。 臺中市烏日區溪尾里,至今仍保有在農田豎立「土地公拐」的風俗,其作法為農曆中秋前後,砍取一段木枝、竹桿,或下至烏溪河床中砍取芒草桿,桿頭剖開一小截,夾入「土地公金」金紙一束及清香三支,再綑綁固定,垂直插立在田頭上,每一區田皆須插立一根,插設時間約一個月,稱為「土地公拐」。此外,溪尾里豎立土地公拐時,不會額外擺設供品祭祀或集資演戲「謝平安」。 據溪尾里民口述,插立「土地公拐」,是收穫時節方便土地公扶著拐杖巡顧田土,並以一點金紙感謝土地公庇護土地、照顧今年收成。早年土地公拐高度約一人高,近年因里內人口老化,老人家操作不便,土地公拐高度已普遍下降至腰部高度。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