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芝山巖
圖片授權聲明 PDM
展品描述
1.《臺灣寫真大觀》編號21之黑白照片,影像內容為臺北州士林芝山巖(神)社及參道的全景,鳥居右側前立有「參拜記念碑」。 2.照片右側貼有說明文字:「(21)芝山巖 (臺北州士林) 淡水線士林驛より北方十五町餘の孤立せる小丘にある。往時の舊跡にして領臺直後總督府學務部のありし所、當時兵馬倥偬の際不幸匪の襲擊する所となり、部員揖(註:正確為「楫」字)取氏以下五名全滅の厄に遇ふ時に明治二十九年一月一日。境時に時の首相伊藤博文侯の選碑がある。實に本島教育の發祥地として又受難の聖地である。爾來斯界の功勞者及び殉職者の露を合祀する。寫真兩頁は過般竣成を告げし新殿と其の全景である。」(譯:芝山巖位於距離淡水線士林站北方15町的孤立山丘上。以往的舊址是日本領臺後臺灣總督府學務部的所在地,當時兵荒馬亂之際不幸受到土匪的襲擊,學務部成員楫取道明在內的5人全部遇難,時值明治29年1月1日。當時的首相伊藤博文為此題字立碑。此地實為本島教育的發祥地,同時又是受難的聖地。近來合祀教育界的有功人員與殉職者。兩頁照片是不久以前完工的新殿和其全景。) 3.日本領臺後,首任總督樺山資紀指示學務部長伊澤修二推廣臺人學習日語,伊澤修二看中芝山岩自古以來文化之進步,於是在供奉開漳聖王的惠濟宮設立學堂,編寫日本語課本,招收臺灣學生學習,芝山岩遂成為總督府推行「國語教育」的第一站。在日人推動殖民教育的同時,各地的抗日運動仍然不斷,明治29(1896)年,6名在芝山岩學堂授課的日籍老師,受到臺灣抗日軍的突襲而遇害,隨後日本軍隊也展開報復行動。日人將這次事件稱為「芝山岩事件」,六位被殺的老師,則合稱「六氏先生」。事件發生後,為悼念事件中犧牲的日本人,由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芝山岩上設立「學務官僚遭難之碑」,規定每年二月一日為例祭日。昭和5(1930)年完成「芝山巖社」神社的興建。日本統治後期,臺灣總督府文教局甚至編劇、製作了一部《嗚呼!芝山巖》的電影宣導短片,表揚這六位遇難的日本教師,作為繼續加強推動殖民教育的宣傳工具。
資料來源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