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從水源地俯瞰彰化街
圖片授權聲明 PDM
展品描述
1.《臺灣寫真大觀》編號34之黑白照片,影像內容為從彰化水源地(自來水廠)往下俯瞰彰化街的景觀,彰化水源地設於八卦山麓,設有過濾池、清(蓄)水池等設備,主要供應彰化市市街用水。 2.照片左側貼有說明文字:「(34)彰化街俯瞰(水源地から) 彰化水源地から彰化街を一眸の下に俯瞰した景觀である。北は臺中方面の平野から蛇蜓として崛起せる大肚山の眺めもあり、西方は雲煙模糊たる裡に、鹿港の白帆鮎鮎として隱見さる?など真に絕佳なる眺望である。明治二十八年、皇軍が攻略した當時は彰化一帶末だ瘴癘の地であつたが、今では街の市區改正も行はれこの上水道も完成したので大いに面目を改め彰化街の市制實現も目前に迫り臺中州下第二の都會となつた、本島人の多い市街で商業の盛んなることと南部の臺南に次いでゐる。」(譯:從彰化水源地往下俯瞰彰化街的景觀。北方是從臺中平原蜿蜒而起的大肚山,西方在雲煙濛濛中隱約可見鹿港的白帆點點,果真是絕佳的瞭望點。明治28年,皇軍攻佔臺灣當時,彰化一帶還是瘴癘之地,現在亦實行了市區改正,也完成自來水水道,大大地改變了彰化街的面貌,同時彰化街市制實施現也迫在眼前,促使成為臺中州第二大都市。在本島人為主的市街中,其商業之興盛,僅次於南部的臺南。) 3.「街」是一個聚落地區人群往來繁雜的地方,提供貨物集中與交易的場所,有線狀、帶狀及面狀等形式,經常沿著山坡平緩地區、水岸、河口或內陸平原發展。彰化原是巴瀑薩(Babuza)平埔族「半線社」所在,鄭氏時期為鄭成功部將劉國軒駐兵之處,隨後漢人的移入形成「半線庄」。康熙晚期,已形成「半線街」。雍正元年,彰化設縣。明治39(1906)年開始在彰化進行道路規劃,使道路成為方格狀分佈,同時進行下水道工程,並且掩埋池塘,增加居住面積。昭和八(1933)年彰化街升格為彰化市,並將南郭、大竹兩庄併入,範圍成了原本的好幾倍,還形成火車站南方的娛樂區,以及八卦山上的遊憩區。
資料來源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