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竹編點心擔
圖片授權聲明 CC BY
展品描述
1. 本件為高家之家用品,共1組3件,包括兩個圓柱形的竹籃與一支扁擔。竹籃呈圓柱狀,黃褐色無蓋,以三角編法起底與編織,底部略呈六角形,底部中央另增加三道星芒狀排列竹條加強底部荷重,避免破裂;底緣與上緣另圍以絞編法之竹編為邊框,防止竹藍變形。竹藍自底部穿過底框、側邊、上框綁縛2條交錯的麻繩,作為連接扁擔之挑繩。扁擔呈淡黃色,以竹管側邊剖取1/4修製而成,中段肩背處較寬,愈向兩端漸窄,近兩端各有一凹槽,可防止竹藍的挑繩脫落。本件其中一籃底部有1處小破洞,其餘保存狀況大致良好。 2. 據捐贈者之外公高阿聰先生表示本件為高家每五年祭祀保儀尊王,家中會準備米粉、油飯、肉羹湯、麻油雞等點心,由家中男丁挑去北投集應廟給信眾分享,使用年代約民國50-60年左右,由高阿聰在家附近的五金行所購買。 3. 保儀尊王俗稱「尪公」、「尪元帥」,相傳是唐朝安史之亂死守睢陽的張巡和許遠,兩人為國犧牲後,英靈不滅,唐朝即建「雙忠廟」來祭拜他們。民間更相信他們能驅除蟲害,保護農村。黃巢之亂時隨高、張、林三姓移民南遷福建安溪,並建集應廟來供奉。清乾隆年間,隨三姓移民渡海來到臺灣。原本只是宗祠性質的家廟,漸漸演變成地域性,最後發展成為一般民間信仰所奉祀的神祇。高、張、林三姓移民初期在臺北盆地的北緣落腳,之後逐漸往文山、新店等處開墾,由於宗族人丁繁衍,各姓逐漸分立,所以他們以拈鬮(抽籤)的方式,高姓鬮得尊王,林姓鬮得夫人、張姓鬮得香爐,分頭祭祀。三姓各自將不齊的神像或香爐補足之後,在各個房頭以輪祀的形式供奉,並將「尪公」冠上其家族姓氏如「高尪公」、「張尪公」及「林尪公」以作區別。 4. 高姓族人渡臺拓墾時,先是在淡水、竹圍、北投等地落腳,後來開墾內山(今新店山區)的族人受到泰雅族原住民的阻撓,老祖神像屢被請去「拄生蕃」,因祭祀不便,北投地區宗人遂雕製尪公、尪媽神像各一座奉為「二祖」、「二媽」,並以爐主制的方式進行祭祀。迨於五十年前才覓稻香里石頭厝之高姓族人大厝,將其改建為「北投集應廟」。為了不忘當地為該族發基所在地,故廟中門對聯書有「集福降祥靈分景美,應辰迪集廟建稻香」以為見證。 5. 為了配合高尪公老祖、老媽神像五年一次的北投駐駕,高姓宗族分有「同記」和「萃記」註各四甲與北投甲輪流祭祀。而北投甲宗人將老祖請出景美的活動稱之為「迎香」,日期為農曆正月十五日後擇日進行。北投甲之迎香迎香隊伍除了會在北投街上遊行之外,亦會遶至淡水鎮之小坪頂、淡水街、紅樹林、竹圍等地,這些都是高、張、林三姓族人分佈的聚落。而高尪公北投迎香的特色,其一是分居各地的三姓族人,他們都會迎請他們的尪公前來助陣;其二是當日老祖返北投甲後,族人或外姓的信徒會自製點心挑到指定的地方來犒軍,在祭拜過後提供給前來參與迎香的香客食用,這些點心擔的主人深信「吃空空才會好年冬」,因此都極力招呼民眾前來享用,十分有人情味。
資料來源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