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金樽一條龍式傳統建築修復計畫
圖片授權聲明 _CC BY_
展品描述
東海岸台11線上,車馬如龍,鮮少人知道在這車來車往的道路邊藏有一間富有歷史記憶的建築,王家是當時大馬聚落的望族,民國48年(西元1959年)遭受到八七水災影響,大水沖毀房屋及農田,便從西部遷到東部重新落腳,民國51年(西元1962年)香茅價格正好,許多人為此而到台東種香茅,香茅怕冷怕霜,正好台東氣候佳,山區日光充足、土質好,在西部一年收成二次,在台東則可以收成三次,而王家便在東河落腳深耕,便靠著香茅豐厚的利潤,改善經濟,搖身為當地望族擁有大片土地。 無奈年輕人口外流,王家二代不願意再留在台東鄉下工作,陸續到北部發展,時間久之便對老房子沒有感情,便將其土地及房子出售,搬離台東;現任屋主及其合夥人認為金樽的天然資源及富有文化歷史的一條龍式傳統建築難得可貴,希望能將老屋修復發揮其文化價值。在老屋修復方面,經費為達成目標的關鍵因素,屋主希望依原貌修復房子,在人力、物力稀少的情況下,成本稍高,以屋主現在財力,要修復到理想的狀態是個沉重的負擔,若有公部門的支持,必能使規劃進行更加順利,將具文化歷史的老房子重現風華。 早期傳統民宅的建村不外乎為竹子、木村、泥土和石村等四種,由於台東海岸線竹子較難取得,故王家早期以石材及泥土蓋房子,以林木為樑柱,少量的木材做門窗,後期經濟狀況改善加上受到日治時代的影響,改用磚造及水泥,並在表層以洗石子的工法重新裝修過,屋頂則採用瓦片,但保留木門及木窗。 老屋興建至今窮年累月,長期缺乏維護及整修,雖保有房子外觀及牆面,惟屋頂、窗戶及內部遭受風災及時間的摧殘,已不堪使用需盡快修復,保護難得的文化資產。可惜修葺老屋的師傅及材料日漸難尋,又台東地處偏僻修繕成本較西部高,在人力及物力缺乏的情況下,屋主無多餘心力投入此工程,故希望藉此計畫依傳統一條龍式建築原貌修復完成,未來可以在此實現社會責任,結合地方創生設立美術館、分享東海岸的文化特色。 本計畫以台東縣東河鄉金樽139號,老屋毀損修復為主要目標,包括結構性的牆面修補、屋瓦換修、梁柱換修、漏水修補、磁磚修補等,以及住家功能性的門窗修繕、浴廁修繕、電線換修,和為保留農村文化整體性的周邊補修等工程項目。 配合地方創生設立美術館為次要目標。屋主及其合夥人喜愛古物及藝術品,承襲這間傳統一條龍式老屋的特色、結合現代藝術品,透過展覽、典藏、研究、教學、體驗等方式,提升台灣藝術創作水準及美感教育、藝術生活化。在美術館設立方面,江賢二的美術館也即將在金樽開幕,藉此形成依賴關係,將金樽推向美術聖地,並結合地方創生,將社區原有特色發揮,並協助當地建立地方品牌,發展文創產品。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