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慈生宮幼科第十九方
圖片授權聲明 _PDM_
展品描述
肝木燥。水不能滋。 平肝滋水。元氣自舒。 天水散一錢、丹皮一錢、澤瀉一錢、白芍一錢、雲苓錢半、金鈴子一錢、元胡一錢、草梢八分。加舊咸杭一核為引。 金鈴子(川楝子)加元胡(延胡索)為金鈴子散的組成,主治疏肝解熱止痛,運用天水散(即為六一散,含有滑石、甘草,主清熱利溼)、丹皮皆有清熱作用,澤瀉可以清瀉腎火,熱可隨尿排出,白芍可養陰收斂,雲苓(茯苓)、草梢有利濕及顧護腸胃功能的作用。藥籤中提到的「舊咸杭」,音近閩南語的「老鹹橄欖」,這是因為早期尚無閩南語之專用文字,而以其他字借代的現象。這是養陰、健脾、利濕、活血、理氣的處方。 本首「幼科」藥籤,出自「北投慈生宮」。北投慈生宮是在西元1669年(明永曆23年)由當時聚居的於唭哩岸的先民們為了奉祀五谷先帝(神農氏)所興建而成,而藥籤的內容則取自西元1917年(民國6年)刊行的《呂祖博濟仙方》,目前慈生宮中還保留著婦、男、幼、外、眼共五科,總計453首藥籤。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