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聖帝廟男科第45首
圖片授權聲明 _PDM_
展品描述
頭旋風熱氣難通,火盛心昏耳似聾。小便溺濡腰背硬,外科眼症有奇功。 桔梗錢半、羗活一錢、刈根錢半、白芷一錢、蔓荊一錢、兜鈴錢半、知母錢半、黃栢錢半、黑支子一錢、木通六分、地骨二錢、牡蠣二錢。爐丹一包,化單合水一碗二煎六分、渣再服。 桔梗化痰止咳還能治咽喉腫痛。羗活(羌活)可治頭痛、身痛,尤其是上半身的疼痛。白芷善治前額頭痛,常配伍刈根治療發熱重惡寒輕、頭痛鼻乾等症狀。蔓荊可用於風熱感冒、目痛耳鳴。知母清熱瀉火,發高燒、煩躁口渴可用。黃栢能止下痢或足膝腫痛。黑支子可配伍木通,治療尿道發炎等症狀。地骨腰痛、閉經等肝腎陰虛狀況常用。牡蠣治肝陽上亢的頭暈目眩,因情緒激動會使肝氣升發太過。本方適用於一般感冒、小便短赤或高燒煩躁耳鳴等症狀。 本首藥籤出自「大溪普濟堂」。百年前的台灣,醫藥發展與資源遠遠不及今日發達,先民們身心不適時,除了求助鄉野郎中,也常會到宮廟請求神明指引或慰藉。日治時期的大溪名醫林長春(1906-1976),有感民眾在醫療上的諸多不便,於是參照古籍醫書名方,編設「普濟堂男、女二科」各一百首藥籤,提供信眾在病痛時前來拜神、求取藥籤,並依籤上藥方,買藥治療。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