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聖帝廟男科第51首
圖片授權聲明 _PDM_
展品描述
四肢無力脉微虛,脾胃相違氣不如。言輕語浮兼內熱,噎酸服葯望安舒。 正吧參錢半、白朮三錢、炙草一錢、茯苓二錢、干羗五分、大棗三粒。爐丹一包,化單合水一碗二煎六分、渣水一碗煎五分、「連服三劑」。 正吧參(指西洋參),氣陰雙補的藥物,治氣虛兼陰虛的病人,屬於偏涼性的參,適合體質有虛熱的人,也可以生津止渴。炙甘草、乾薑、茯苓、白朮,合稱為甘薑苓朮湯,出 此為《金匱要略》的腎著湯。寒濕之邪侵襲,留著不去,則腰痛伴有冷感、重墜感,腰為腎之府,故名腎著,但寒濕之邪在肌肉,而尚未入腎,故以溫暖脾臟,祛濕止痛為主。大棗,可以補養脾胃,也可以緩和其他藥物的藥性。 本首藥籤出自「大溪普濟堂」。百年前的台灣,醫藥發展與資源遠遠不及今日發達,先民們身心不適時,除了求助鄉野郎中,也常會到宮廟請求神明指引或慰藉。日治時期的大溪名醫林長春(1906-1976),有感民眾在醫療上的諸多不便,於是參照古籍醫書名方,編設「普濟堂男、女二科」各一百首藥籤,提供信眾在病痛時前來拜神、求取藥籤,並依籤上藥方,買藥治療。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