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聖帝廟女科第1首
圖片授權聲明 _PDM_
展品描述
氣浮喘急渴煩多,熱藥悞施奈若何。二便非常宜仔細,如兼腫脹病難瘥。 瀉瀉錢半、赤小豆錢半、羗活一錢、木通一錢、蓁交一錢、茯苓一錢、檳榔一錢、括婁子錢半、桃仁一錢。爐丹一包,化單合水一碗四煎七分、渣一碗二煎五分、連飲三服。 方中澤瀉、茯苓與赤小豆,為消水腫的藥,羌活、蓁交(秦艽)通經絡,括婁子(瓜蔞實)可寬胸降氣減緩胸悶,桃仁化瘀,可降氣與大便軟化利排出,檳榔可增加腸子的蠕動,木通緩解小便困難。此方能理氣、降氣、利水、通利大小便,治療痰熱的氣喘或肺炎。至於「爐丹」則是指香爐中的香灰,早期的香,是由全天然材料製成,例如檀香、沉香以及各式中藥材等,但由於現代線香生產過程會加入有機溶劑和其他添加物,因此不宜食用。 本首藥籤出自「大溪普濟堂」。百年前的台灣,醫藥發展與資源遠遠不及今日發達,先民們身心不適時,除了求助鄉野郎中,也常會到宮廟請求神明指引或慰藉。日治時期的大溪名醫林長春(1906-1976),有感民眾在醫療上的諸多不便,於是參照古籍醫書名方,編設「普濟堂男、女二科」各一百首藥籤,提供信眾在病痛時前來拜神、求取藥籤,並依籤上藥方,買藥治療。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