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聖帝廟女科第13首
圖片授權聲明 _PDM_
展品描述
傷元咳嗽骨蒸寒,氣急心浮痞擁看。髓腦暈眩兼悶亂,良方雖服也難安。 白苓錢半、甘草錢半、麥冬一錢、蜜知母一錢、紫蘇梗八分、桔梗八分、桔紅七分、蜜雙白七分、甘草四分。爐丹一包,化單合水一碗二煎六分、連飲三服。 此藥籤說明的是,久咳產生陰虧虛熱,更耗損元氣,進一步影響脾胃功能,會干擾清陽與產生眩暈煩亂;此方桔梗、桔紅(橘紅)、蜜雙白(蜜桑白皮)為清痰熱理氣止咳藥物,白苓(茯苓)、甘草、紫蘇梗、甘香(甘松香)健胃、調整氣機,知母、麥冬清熱養陰。此方能治療久咳而產生的虛熱煩躁眩暈能。至於「爐丹」,則是指香爐中的香灰,早期的香,是由全天然材料製成,例如檀香、沉香以及各式中藥材等,但由於現代線香生產過程會加入有機溶劑和其他添加物,因此不宜食用。 本首藥籤出自「大溪普濟堂」。百年前的台灣,醫藥發展與資源遠遠不及今日發達,先民們身心不適時,除了求助鄉野郎中,也常會到宮廟請求神明指引或慰藉。日治時期的大溪名醫林長春(1906-1976),有感民眾在醫療上的諸多不便,於是參照古籍醫書名方,編設「普濟堂男、女二科」各一百首藥籤,提供信眾在病痛時前來拜神、求取藥籤,並依籤上藥方,買藥治療。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