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陸軍反共救國軍步兵突擊大隊第三大隊成立背景
圖片授權聲明 _OGDL_
展品描述
本文以陸軍東引地區指揮部隊史館收藏之隊史為撰寫依據,參考自民國50年(1961)至民國68年(1979)的陸軍反共救國軍步兵第三突擊大隊歷史,紀錄內容為當時的機密史政資料,現已解密,為指認與研究陸軍反共救國軍發展沿革之重要文本之一。 民國38年(1949)中國大陸淪陷,有志青年基於國家仇恨自動組成對抗武力,至民國40年10月,國民政府為了增強戰力,特派胡宗南先生(化名秦東昌)為總指揮,赴浙江大陳島成立江浙總部,至民國41年4月16日,江浙反共救國軍步兵第一、二突擊大隊應運誕生,經歷4個月整訓增強戰力,第一(突擊)大隊於民國41年10月奉命突擊麂羊及黃進;第二(突擊)大隊奉命突擊福建南鎮、洞頤、南麂、北麂等地,均獲輝煌戰果。 民國42年第一(突擊)大隊駐防披山;第二(突擊)大隊駐防南麂,隔年調至大陳竹嶼島,並配屬一支中隊戍守一江山前哨。民國44年1月一江山為共軍攻陷,官兵全體殉職,其餘部隊由大陳轉至臺灣,4月於澎湖改編為反共救國軍第一總隊步兵第一、二突擊大隊。民國44年10月,兩大隊奉命調防東引守備,其後數年曾先後駐防馬祖、烏坵、東引等地。 民國48年,兩大隊奉命返回澎湖基地特訓,再至宜蘭基地受訓。民國49年,第一、第二大隊奉命移駐東引,併編成立步兵第三突擊大隊,由陳曼谷擔任大隊長。民國51年2月,大隊長職務由羅震勳繼任,並移駐西引。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