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陽明山櫻花季
圖片授權聲明 _OGDL_
展品描述
這批相片為台灣新生報記者於1967年2月25日拍攝,主題為陽明山花季,許多遊客前往陽明山中正公園與花鐘一帶欣賞櫻花與遊覽。 陽明山古稱草山,草山竹子湖一帶原有緋寒櫻生長。日治時期在臺日人因思念家鄉,會前往草山賞櫻遊樂。1901年淡水線鐵路通車更促進臺北與草山的交通發展。臺灣緋寒櫻與日本人熟悉的櫻花仍有不同,因此日本人開始移植染井吉野櫻,讓臺灣帶有「母國風景」,這一行動後來帶有政治意涵,例如將內地風景延長至臺灣、利用櫻花同化臺灣人、避免在臺日人灣生化、鼓舞皇國精神等,都讓櫻花帶有政治性。 戰後時期政府同樣將草山建構為國家權力得以施展的空間。1949年6月當時下野的蔣中正入住草山,政府為安全考量,將鄰近的北投鎮及士林鎮劃入草山管理局,又因草山區參議員周碧及曹賜固等人建請將草山更名為陽明山,以王陽明代表的宋明理學傳統及戡亂精神,對抗共產中國,強調政府與儒學、道統間的關係。另外,政府接收日本人在陽明山原留有的建築物,並興建中山樓等新建物、種植梅花等,陽明山被塑造為反攻復國的中心。圖中的中正公園名稱就來源於當時的總統蔣中正。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