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林朝英自畫像〉
圖片授權聲明 CC BY
展品描述
1. 本件為林朝英水墨自畫像,紙本,含框總長211公分,寬114.5公分;畫心長150.2公分,寬87.7公分。此畫所見像主挺身而立,五官勾勒細緻,見眉、眼、鼻端、兩耳、嘴唇,唇部上下有短鬚。其頭戴清代冬冠,外罩風帽,身著對襟大褂,內搭長袍。另見領口處可見細墨線描繪的絨毛質料,且袖口、襟口與衣襬下緣處亦見露出的毛料襯裏(稱為「出丰」)。左手舉起置於腹前,食指指向左方;右手微微抬起,使寬袖增加衣摺摺痕,而右手手掌呈握拳狀。襟口處綴有一字釦,下擺作開裾,因左腳呈向前走動姿態使下襬微敞開,故可見褂內長袍,衣袍下擺多以淡墨表現衣褶,雙腳著黑色皂靴。林朝英身後有一侍童隨侍,雙手捧琴,頭戴氈帽,帽緣亦以細墨線呈現絨毛質感。侍童因雙眼望向林朝英,面部微微向仰。其面容可見眉、眼、鼻端,部份嘴唇被抱琴之左袖所遮掩。侍童亦身著長袍,袖口處能見露出的毛料襯裏,左手抱住琴身,右手托於琴底。琴體長及林朝英頭部上方,用一布袱包裹,布料上隱約可見有八角形幾何紅彩紋以及圈點紋樣;琴尾處則繫以一細長飄帶,並以濃墨潑灑形式表現繩結。畫面右側有清晰的題款,四行行書豎寫: □□□□□□意,旦暮竊溫文,何不抱奕器?可以會良友,可以樂賢群。 又,何不握書帖,□□□□□□□寒暑,快覩風雲,攜此□□□無。謂曰,其尚有云三者具備,皆見所己見。五絃手揮,欲聞所未聞。歲元黓閹茂(1802)暮春月二日寫,梅峰戲題。 下鈐印兩方,上為白文篆體「林朝英印」四字,下為朱文篆體「伯彥」兩字。依照上述款文內容顯示,本畫推測為嘉慶7年(1802)林朝英64歲時所繪作品。 2. 林朝英的書畫藝術成就,在清代臺灣藝文發展歷程中極具代表性。連橫在《臺灣通史》稱「朝英工墨畫,瀟洒出塵,書亦奇秀」。日人尾崎秀真則是極力推崇臺灣清代250年間,足以稱道藝術家僅有林氏一人可稱代表。戰後初期臺南文史研究先驅盧嘉興先生,亦曾讚譽林氏筆墨精煉風雅,實為臺地所稀有,尊稱其為「海外碩儒」、「海外才子」。本件是清代臺灣藝壇重要人物林朝英所創作書畫作品,同時也是記錄林氏晚年真實面容的唯一實物證據,實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3. 本件是目前已知林朝英傳世年代最早的紀年繪畫作品,為其藝術創作生涯中的關鍵里程碑,而本件作品同時也是林朝英對於開展其日後繪畫藝術實踐與創作所做的重要宣示。另一方面,相較於明清時期其他畫家自畫像作品,本幅作品的寫實繪畫技法純熟,頗富藝術表現的視覺效果,可謂相當具有自身特色與獨特價值。林氏另透過極具自身書法特色的「竹葉書」,以及抒懷言志的題款內容,配合畫面中「抱琴童子」的具體形象,清晰傳達他對傳統文人風骨高潔的生命形態與精神面貌的嚮往,以及他對書畫藝術的執著與投入。是故,本件作品實為反映臺灣清代人文與藝術變遷或時代特色之代表性文物。 4. 林朝英在本件作品中運用細緻精湛的筆觸線條,寫實再現自身形貌與衣飾細節,再以熟練的濃淡筆墨揮灑,勾勒衣帽輪廓與褶線,其藝術表現之視覺效果,呈現自身特色與獨特價值,清楚反映林朝英繪畫藝術技法與創作理念,屬於極具代表性之藝術造詣。 5. 本件文物是臺灣清代書畫名家林朝英傳世作品中,唯一記錄作者晚年真實容貌與心理狀態的紀年自畫像,數量特別稀少。作品雖在畫心右上角略有缺損,但整體保存大致完整,為臺灣傳世清代名家繪畫作品中的代表性珍品,實為獨一無二,具有不可替代性。(以上文字摘錄自盧泰康、廖伯豪,2020)
資料來源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