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十三號水門命案
圖片授權聲明 _CC BY_
展品描述
【案件概要】 1950年1月13日早上6點,住在臺北市涼州街的農夫陳坤地在水門外發現女子遺體。陳坤地趕忙到鄰近的迪化街派出所報案。值班警員賴諸隆趕到,果然在河堤旁邊看到一名女性俯臥在地,頭上套著棉繩,明顯已經死亡。棉繩繫在堤防的石墩上。死者的身邊有著以白報紙包好的紅布一包,兩本日文書與一本中文書。現場看起來疑似自殺,但仍需等刑警與法醫前來相驗。賴諸隆於是回報派出所,等待檢察官、刑警與法醫抵達現場。 下午4點,臺灣省警務處刑警總隊技士陶鳴義與法醫葉昭渠抵達了現場。就他們的檢證,死者係以一條約一公分粗的白色棉紗繩,一端綁在河堤石柱上,一端綁在脖子上,然後自河堤跳下,因腳離地約還有半公尺的距離而死亡。按照葉昭渠日後發表的說法,因遺體出現了臉部瘀血、瞳孔散大、舌頭突出於齒列外、肛門有脫糞等狀況,可推斷死因為窒息。另外,從鼻孔口腔中並無土砂與其他異物,頸部無勒痕與爪痕,衣物之間無浸水,胸腹部亦無飲水痕跡,另無其他防禦傷痕看來,這名女子係在生前有意自殺而亡。 年輕生命選擇自我了結,總是令人悲傷,但終究是常見的悲劇。案子本該就此結束,然後遭到遺忘。然而,在遺體身旁找到的兩封遺書,〈致臺灣廣播電臺 張白帆先生〉與〈致陳素娟〉,卻使得這起案件成了1950年最受矚目的社會案件。 陳素卿的遺體在其家屬的要求下,在14日入殮火葬,15日男主角張白帆在極樂殯儀館為之設壇追悼,還在陳素卿的相片上橫寫「千古情癡」四字,並哭紅了雙眼。 張白帆在陳素卿死後,在報紙上發表了一首〈我將遠揚〉,表達他在遭逢巨變後的想法,獲得了不少好評。 16日臺大校長傅斯年發起為陳素卿在臺大校園內設置紀念碑的提議。之後,不僅有評論以「中國的羅密歐與茱麗葉」來比喻陳素卿與張白帆的戀情,更有人提議案發的1月13日應該被定為「愛情節」,以紀念這對鴛鴦的故事。而棒打鴛鴦的陳家,以及傳說中「本省家庭不願與外省人通婚」的「省籍歧視」,也成了社會上眾人交相指責的對象。年方19的陳素卿之死,對於同年齡的少女而言,更是深具影響──在一個月之間,因受到陳素卿之死的「激勵」,因感情問題而自殺的女子,竟已達到15個人之多。 但陳素卿的父親陳永裕向警方表示,陳素卿用她比較熟悉的日文都寫不出文筆這麼好的文章,更何況是中文?還寫了十頁?現場留下的兩本日文與一本中文的書籍,也都並非她所有。最詭異的是,另一封給「陳素娟」的遺書裡,是給她妹妹與雙親的遺書,但素卿的妹妹明明叫「素絹」。陳素卿的中文好到能寫十頁遺書中沒有一個錯字,但卻會寫錯親妹妹的名字? 媒體則質疑只有高中畢業程度的陳素卿,是怎麼知道「狐狸精」這種外省罵人用語的?陳素卿又為什麼要到河邊上吊?要上吊,山裡不是比較方便嗎?人都到河邊了,為什麼不跳河? 警方也有很多疑問,比如時值戒嚴時期,在路上行走一定要帶身分證,可陳素卿的遺物中卻沒有身分證。她的證件去了哪裡?而她上吊用的繩子,並非全新,又是自何處而來?於是,謀殺或加工自殺的傳言開始不脛而走。 儘管遺書經筆跡鑑定,確認是陳素卿的筆跡,但質疑也越滾越大。 2月12日,甚至有127個市民,以「王加農」為首,在報紙上刊登請願,認為驗屍檢察官對於陳素卿一案並未盡責,因而「為求公正計,主張採行陪審,邀集本省各界士女組織陪審團,公開嚴究,務求水落石出不容馬虎了事。」 在這樣的民意壓力下,警務處長王成章與副處長兼刑警總隊長的劉戈青不得不針對「十三號水門案」展開全面的調查。 1月12日下午4點,陳素卿拿著錢包與包著紅布的白報紙,從桃園家中來到臺北。六點多到了臺北車站後,她打給張白帆,約他出來。陳素卿要他兌現當初結婚不成便要私奔的承諾。但已有家室與子女的張白帆不願意,轉身離開,返回電臺撰寫播音稿。此時,張白帆再度接到陳素卿的電話,約他到北門口見面。 兩人走到了鄭州路的水門口。陳素卿告知張白帆家中已在準備她的婚事,然而陳素卿腹中已有張白帆的孩子,她以此要求張白帆與之私奔。張白帆不願,陳素卿遂搶走張白帆腳踏車上的棉繩,揚言自殺。張白帆搶走陳素卿的身分證,返回電台。 12日晚上11點多,兩人再度於六號水門見面。張白帆後來在十三號水門處找到了陳素卿。陳素卿以死相逼,要張白帆一同殉情,張白帆答應了。拿起棉繩,在兩端打結,繫在兩人脖子上,再將繩子掛在石柱上,然後在兩人一躍而下前,將活結拉開。兩人平安地掉到地上,自殺無效。 繩結改由陳素卿處理後,張白帆並未和陳素卿一同自殺。更將現場布置為陳素卿一人自殺。之後,在半夜2點左右徒步返家。 張白帆的妻子徐冰軒也供稱,丈夫確實是在半夜兩點左右回家,並告訴她「陳素卿自殺了!」電臺工友林青木則證實了張白帆在電臺的進出時間。 【疑點與爭議】 坊間說法均認為新生報記者姚勇來針對此案的偵破頗有功勞。惟查閱《新生報》,並未看到姚勇來針對此案之報導。此說從何而來? 【社會後續影響】 張白帆在出獄後,儘管學歷不明,仍然可以接連編了三部暢銷百科全書。不僅如此,他還曾做過雜誌、報紙的總編輯、印刷廠廠長兼副刊主編,最後開設了鼎鼎大名的「大林出版社」,許多大家耳熟能詳的作品,如余光中《蓮的聯想》、梁實秋《秋室雜文》、張曉風《地毯的那一端》、葉珊《葉珊散文集》及徐鐘珮《多少英倫舊事》等書,均是由該出版社刊行,在藝文界具有不小的地位。 【時代背景】 1950年距離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不過5年,期間臺灣這塊先後經歷了1945年日本人離開、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與1949年的中華民國大遷徙。臺北從臺灣省的首善之都,一躍而成「中華民國臨時首都」,對於本省居民來說,當時最難適應的一件事,就是學習「新國語」了。身在日本統治之下的臺灣,所謂的「國語」一向指的是日語。在日語之外,本省居民依其出身家庭的不同,在家裡與村落中各操其母語(臺語、客語、布農語等原住民語言)生活。此時,連專業作家在跨越語言的寫作上亦普遍遭到困難,普通本省百姓的文筆狀況可想而知。因此,本省女性陳素卿的遺書,因其文筆通順、感情充沛,完全不像是一個接受多年日文教育的本省女性寫得出來的書信而引發廣大矚目。 【審判過程】 臺北地方法院的檢察官以殺人罪與偽造文書罪對張白帆提起公訴。法院判決,在殺人罪的部分處無期徒刑,褫奪公權終身;在偽造身分一事上,則處有期徒刑一年。 張白帆不服,請了四個律師上訴。1950年6月9日,高等法院最後以不認同臺北地院引用的日本學者宮本英脩之學理主張,撤銷了無期徒刑的判決,改判有期徒刑七年,褫奪公權七年。 【其他】 無。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