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蔡內科故居
圖片授權聲明 _CC BY_
展品描述
日治時期有許多台籍菁英,學成歸國後,紛紛在臺中舊市區開設醫院及診所,因為中區地處臺中政商核心地區,醫院及診所的密度高度集中,目前散落在舊市區許多角落的閒置診所醫院,都是早期醫療文史的舞台空間,許多知識菁英生長於斯,孕育了臺中文化城的美譽,而關於臺灣醫療史的空間人文解讀,將在蔡內科診所再度開啟記憶! 臺中市中區中山路183號的蔡內科診所為蔡惠郎醫師所開設,蔡醫師為臺北帝國大學醫學博士,曾任多個醫療協會理事,民國三十四年(1945),臺中市醫師公會設立,蔡醫師即被推選為常務理事,蔡醫師亦積極參與政治活動及選舉,並參與了第一屆臺灣臨時省議會議員選舉。 蔡醫師與當代文化藝術界往來相當密切,如臺灣文創的先行者顏水龍先生,他在1952年出版《臺灣工藝》一書,1956年協助當時的建設廳成立「臺灣手工藝推廣中心」,同年起並定居於臺中,隔年即在蔡醫師的支持下,於臺灣民藝社(現東海大樓)舉辦回國後第一次個展,此後更在臺中地區留下許多精采作品,顯見蔡醫師與顏水龍先生之交誼深厚。 蔡內科診所由日本人”吉田熊吉”先生所興建,因此建築物正立面之上方有一”吉”字之標誌,建築於昭和八年(1933)完成,原是作為一般商業使用,日本人撤退後,建築物所有權落入臺中清水望族之手,蔡醫師再向其購入作為診所之用。 建築立面屬於折衷主義式建築,同時具有新藝術風格的街屋形式,融合了日本殖民時期及古典建築樣式;建物為二層樓建築,整體外觀簡潔有力,頂部線條乾淨俐落,既無多餘的裝飾,也沒有圍繞牆頭的花草飾帶,直線線條利落,局部裝飾集中在女兒牆上,這在當年是相當簡潔的設計,主體建築結構為鋼筋混凝土加牆磚造,屋頂為洋式木構架,屋面鋪文化瓦型水泥瓦。具氣派大門及寬廣的騎樓空間,幾近落地的窗戶,使得內部空間顯得非常明亮,像是具有風格品味的文化堡壘,醫生館的內部隔間與掛號診間,都維持著舊時鮮明的記憶,是一棟值得一再回味的醫生館老宅。 改建後的老建築,1樓將維持原有蔡惠郎醫師及蔡昭雄醫師當年行醫之診所空間佈局,同時將展示蔡醫師當年行醫使用之醫療用具及相關文物,另外將另闢區域,展示日治時期醫療衛生之歷史發展,以重現當時醫療整體環境。1樓其他空間將規劃為咖啡/簡餐之商業空間,讓消費者或來訪者於老建築裡用餐同時,可以想像出前人生活及醫療環境輪廓。2樓則作為中小型聚會/研討會/社區教室等場所,配合社區及地方政府辦理醫療、衛生、保健等不定期相關文化公益活動。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