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海門天險
圖片授權聲明 _PDM_
展品描述
  「海門天險」照片,拍攝時間應為清治、日治時期,拍攝地點在今基隆市中正區的二沙灣砲台。老照片中,在基隆港邊、平房群後,可以看到從山下到山上的斜坡道、城門。     海門天險,意指「扼守內海口門,遙控外海口門」,1840年(道光20年)鴉片戰爭爆發,為了防禦英軍侵臺,臺灣兵備道姚瑩建二沙灣砲台,並在工事期間,在城門上題下「海門天險」4字。     據〈臺灣十七口設防圖說狀〉奏稿紀錄,二沙灣砲台為姚瑩於1840年(道光20年)所建;然與《法軍侵台始末》之紀錄相比對,卻又有所出入,在《法軍侵台始末》的現場繪圖可發現二沙灣砲台位於海邊,而非現址。今日二沙灣砲台遺址,應為1884年(光緒10年)劉銘傳為加強基隆防務所建立。     二沙灣砲台為有雉堞設計的中國式城牆建築,依海岸線形貌與地形高低起伏而建,在鴉片戰爭和清法戰爭時,位於海邊的二沙灣砲台發揮了強大的防禦威力;劉銘傳在改建時,則將砲台位置從海邊提高到山上。城門上「海門天險」的石匾,可能是當時遷移至山上的。     劉銘傳對原本的二沙灣砲台曾提出:「勢居低下,且在口門以內,不能遠擊敵船」,說明了二沙灣砲台本坐落海邊,而劉銘傳改建於山崗上的防禦砲台,可看見基隆港域內的船隻,有天然地形掩護砲台,並與社寮砲台、白米甕砲台構成鐵三角防禦網,增強基隆港的防衛。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