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75年度陸軍反共救國軍-總司令蔣仲苓講述反共救國軍歷史
圖片授權聲明 _OGDL_
展品描述
本文以陸軍東引地區指揮部隊史館收藏之隊史作為撰寫依據,參考自民國75年(1986)至民國76年(1987)的陸軍反共救國軍歷史,紀錄內容為當時的機密史政資料。為指認與研究陸軍反共救國軍發展沿革之重要文本之一。 根據隊史紀錄,此年度長官視察東引守備區多次,總司令蔣仲苓於民國76年3月4日視察東引,發表談話記錄如下: 「隊史館分兩部分,一部分是江浙反共救國軍,另一部分是東南閩粵地區,他們不斷襲擊沿海共匪。北邊這部分是在民國40年,整個江浙反共救國軍交給胡宗南將軍指揮,那是以大陳島為基地,不斷的對大陸沿海實施奇襲,很多著名戰役都是那時期發生的。南面閩粵的游擊隊則襲擊山東以及附近的其他沿海島嶼,這是別人沒辦法做到的。那時期完全沒有補給,從前老舊國軍幹部在九九隊慶的時候說,那時完全沒有收到任何補給,所收到政府給的主副食、糧米,只給了一元的領用金,時政府剛到台灣,部隊人多,吃的也很粗,穿的還是麻布袋。 但他們的反共愛國信念比誰都堅強。在大陸淪陷後,所以冒死出來打游擊。在大陳一江山戰役,民國44年1月18日,是我們反共救國游擊隊由王生明將軍領導的七百人。 共匪集中海、空軍打了三天,到最後他們都壯烈成仁,這是反共救國軍的一段歷史,到了民國44年2月間,大陳一部分的的人轉進台灣,另外一部分就去到東引,當時就成立了反共救國軍,把福建同江浙合併為一個指揮部來指揮,到了民國49年再進一步把所有游擊部隊正式編列陸軍反共救國軍,把福建同江浙合併。這時所有的人事制度可以說是有了架構,所以不管部隊至今如何改編,反共救國的番號仍保留在這裡。這是一種榮譽的宣示,也是我們部隊光榮歷史的紀錄。」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