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學甲慈濟宮保生大帝小兒藥簽第廿六首
圖片授權聲明 _PDM_
展品描述
薄荷四分、桔梗四分、甘草四分、生地二錢半、茅根二錢半、麥文一錢半、川貝二分、炙芪壹錢二、阿加壹錢、里蒲黃八分。水七分煎四分。 薄荷,其氣芳香,用於調理身體氣機。桔梗,可以宣發肺部氣機,兼可以袪痰止咳。甘草,常用的調和諸藥藥物。生地,常用的清熱藥物,尚可以涼血,養陰生津。白茅根,涼血止血,清熱利尿。麥文冬,補陰藥物,可以用於肺胃陰虛的病人,又可以清心除煩。川貝,清熱化痰藥物,又可以化痰止咳。炙芪(蜜製黃耆),補氣藥物。阿加(阿膠),補血止血藥物,驢皮煎煮濃縮後的固體動物膠,阿膠切成大小適中的小立方體後用火炒製,會膨脹成一顆一顆的圓珠,故稱阿膠珠。蒲黃,止血藥物,兼有活血化瘀的功效,炒黑後,中醫認為能夠入血分,對於血分的病症更能發揮藥效。阿膠也是養血藥物。可見此藥籤的背景已經牽涉到小兒在某些熱病後期出現的血虛症狀了。 本首藥籤出自臺南學甲「慈濟宮」。慈濟宮供奉的主神,是在臺灣民間廣受崇祀的醫藥神「保生大帝」。「慈福寺」則為慈濟宮的後殿,供奉「觀音佛祖」。清康熙年間,一位李姓先人奉請了福建泉州「白礁慈濟宮」的保生大帝神像來到臺灣,並於學甲地區建造草庵奉祀;直到西元1701年(清康熙40年),當地正式獻地建廟。至今學甲慈濟宮和慈福寺內,仍有小兒科、未分科與眼科藥籤共270首,為民眾提供了重要的心理安全感。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