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東引張依寶口述:東引補黃魚之漁業記憶
圖片授權聲明 _OGDL_
展品描述
根據《98年馬祖口述歷史計畫》之結案報告書中訪談東引鄉張依寶之內容,張依寶為1929年(民國18年)於東引出生,為地方耆老之一,其口述記憶之重點,包含家族遷移史、東引生活史、東引鴉片、東引黃魚季時捕黃魚與航海之記憶與經驗、國共對峙空襲等事件經驗等。 依據訪談的紀錄整理,張依寶於30多歲開始捕黃魚的討海生活,於漁船上擔任老代(即船老大 ),負責掌舵,看潮水,決定是否出船。因東引海域的黃魚會鳴叫,依據張依寶擔任老代的經驗,會趴在船底聽音辨別魚群的狀況,若聲音為紮實的嘶嘶聲,代表魚群很多,下網約5分鐘便能抓到;若聲音為大聲的哇哇聲則表示魚群分散,不易捕獲。而因東引海域水深,捕黃魚會使用圍繒的方式捕獲(而非黃魚縑),漁具為黃魚繒,網目約一吋至一吋半間,網目若太大,黃魚頭則會卡在上面,需將它們一一卸下。撒網下海圍到黃魚後,會有四個人將繒拖上船。出海一次約有至少能有200~300斤的漁獲量,至多可能達上千斤。另外漁船間有互助之概念,若一漁船拖上船的繒已捕獲至滿船的量,便會於海上揮手告知其他的漁船,將剩餘在海中的繒給其他的漁船,將黃魚拖上船,繒後再還給原漁船。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