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東引劉依祥口述:東引黃魚季之記憶
圖片授權聲明 _OGDL_
展品描述
根據《98年馬祖口述歷史計畫》之結案報告書中訪談東引鄉劉依公祥之內容,張依祥為1916年(民國5年)出生,卒於2017年,中國長樂潭頭人,21歲定居於東引島,度過其一生,為地方重要耆老之一。因歷經時期較早,口述記憶之重點著重於戰地政務實施前之東引島,包含黃東引海域的往來、黃魚季、東引鴉片與生活史等。 依據訪談整理,於戰地政務時期之前,東引漁業與中國大陸緊密連結,漁獲以黃魚、鰻魚與螃蟹出名,其中又以黃魚最廣為人知。每到黃魚季,從馬祖其他島、長樂與連江沿岸,廈門至上海山東的船隻都會前來東引海域捕獲或購買黃魚,再轉至各地販賣。船的規模上,以上海山東的烏摟(即大型商用帆船)為最大多,為千百擔,長樂福州錨纜最多則至五、六百擔,漁船數量「大船小船加起來也有幾千條」,場面盛大。另若一漁船漁獲已滿載,海面下仍有未撈上船之於網,便會用浮標標示,表示要賣網內的黃魚,讓其他漁家前至購買,甚至有些放蟹人家於黃魚季會放下原本放蟹的事業,特地前至查看與購買黃魚轉售。然而依據劉依公的口訪,東引本地人捕黃魚的規模與數量較小,通常「都是自己補一些,再轉給親戚朋友認識的轉去大陸賣,幾條船都發,三四條都只能載幾擔,船載不下,就這邊過秤那邊就鏟去海裏。」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