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內媽祖廟小兒科第二六號
圖片授權聲明 _PDM_
展品描述
卜荷、桔梗、甘草各四分、刈根錢半、生地錢半、麥文錢半、川貝一錢、炙芪八分、阿膠錢二、黑蒲黃六分。水碗四煎七分。 這是新竹市北區內媽祖廟小兒科的第26首藥籤。卜荷(即薄荷),其氣芳香,用於調理身體氣機。桔梗,可以宣發肺部氣機,兼可以袪痰止咳。甘草,常用的調和諸藥藥物。刈根(葛根),一般感冒可用,有升提陽氣的功能。生地,常用的清熱藥物,尚可以涼血,養陰生津。麥文冬,補陰藥物,可以用於肺胃陰虛的病人,又可以清心除煩。川貝,清熱化痰藥物,又可以化痰止咳。炙芪(蜜製黃耆),補氣藥物。阿膠,補血止血藥物,驢皮煎煮濃縮後的固體動物膠,阿膠切成大小適中的小立方體後用火炒製,會膨脹成一顆一顆的圓珠,故稱阿膠珠。蒲黃,止血藥物,兼有活血化瘀的功效,炒黑後,中醫認為能夠入血分,對於血分的病症更能發揮藥效。阿膠也是養血藥物。可見此藥籤的背景已經牽涉到小兒在某些熱病後期出現的血虛症狀了。 「內媽祖廟」,就是「新竹內天后宮」,始建於西元1748年(清乾隆13年),由當時擔任「臺灣道臺灣府淡水撫民同知」的陳玉友所創建。目前內媽祖廟還保存有大人科、小兒科及眼科藥籤。隨著醫療環境與資源的進步發達,求取藥籤的民眾雖不比過往,但仍有長輩十分相信媽祖賜與的籤文。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