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護岸工程完工後的柳川
圖片授權聲明 _PDM_
展品描述
1832年以後,移居臺中平原的漢人漸聚集於邱厝溪(今柳川)旁的大墩,日人領臺後,鑑於河水屢次氾濫成災,及臺中的都市計畫需要,開始整治河川,此幀為護岸工程完工後的柳川。此照片翻拍自日治時期棚邊書店所發行的明信片。 潺潺流過的柳川溪水,承載著先民的歷史與生活脈絡,巍峨輝煌的樂舞台,文人雅士薈萃的寶地如今風華已逝,只餘殘柳青青,伴著混濁灰暗的溪水,逕自流淌。洪荒的前身位於早期的大湖溝一帶,荒埔河水氾濫沖刷,傳說最早有鄭國姓湖南籍部下隨軍渡海來此開墾,隨後有客籍族人先到此開墾,河洛人來了之後,客族人就把墾地賣給河洛人地權更易。過往者無情,歷史更迭,改朝換代,到了日治時期,遂把柳川綠川及臺中公園間的棋盤街道,以小京都的規模建設發展,整治水溝,並於兩岸遍植柳樹,遂稱柳川。 在日治時期的1920、1930年代,臺中雲集著一群社會菁英,在帝國異族的統治下,依然保有理想唯美的情操。曾經櫟社詩文朗朗,曾經文協改革聲宏,那一個個保持清明思想的靈魂或投身政治社會運動,或投身文化改造運動,他們所掀起的叱吒風雲,曾經撼動了全臺。當時的臺中地區(大臺中州),確是全臺灣的文化中心,在這裡,繁鬧的並非空洞的塵囂光色,而是雋永的人文光彩。柳川畔的樂舞台,多少大型會議曾經在此召開,北、中、南各地菁英,八方風雨雲集,在這裡論說陳述、從這裡出發行動,當年的盛況,如今只能惴想一二。(部分文字摘錄自水利署〈柳川風華的前世今生〉一文,詳見關聯資源網頁) 照片出自《台中市珍貴古老照片專輯第二集》〈永遠的文化城〉ㄧ章(第233頁),1996年6月出版,為保留照片的純樸風味,臺中市政府文化局1994年起向民眾多次徵集珍貴古老照片。此專輯主題為「文化協會的年代」,共分為十章:臺灣文化協會滄桑、臺灣的聲音、阮是開拓者、同胞須團結、覺悟下的犧牲、願為同胞倒海傾、誰是無力者、千古風流人物、永遠的文化城、斷簡殘編。讓讀者得以細細回味舊時代的點點滴滴。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