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南竿26據點
圖片授權聲明 _OGDL_
展品描述
南竿26據點又稱山隴尖營區,位在交通部民用航空局南竿航空站南端,面向介壽澳。2018年由好多樣文化工作室主持之《連江縣設計翻轉‧地方創生:從冷戰前線堡壘到國際藝術島嶼推動與執行計畫》調查指出,26據點主要有兩個大的營舍,外觀格局方正,營舍上方有戶外廣場,目前仍有海巡在此站哨。由階梯往下走向營舍,空地全被雜草遮蔽,唯有房屋附近走道整齊乾淨,營舍一大一小,空間梁柱保存完整。大營舍有兩個隧道入口可通往57戰防砲砲堡以及海岸邊的機槍陣地,地下坑道長度綿延數里,可見當時構工設計複雜。 26據點鄰近介壽村,是現存據點中最接近南竿機場跑道者。該計畫規劃修繕營舍,結合自然景觀及寬闊的戶外空間能夠作為美術館,地下坑道及幾個空間作為實驗藝術空間的想像。1990年代起,解嚴後的馬祖各島上建設突飛猛進,許多重大經濟計畫陸續展開,機場、碼頭、水泥路面的鏟山鋪路或填海造陸工程,改變軍事據點、覆蓋原本的戰備道路。1997年開始,政府陸續實行精實案、精進案等軍隊簡編政策,外島兵力亦逐步調降,馬祖北竿、高登、南竿、莒光等約莫兩千人,東引地區則另有兩千兵力,以志願役官兵為防衛主力。許多陣地、據點還地於民或者撥交國有財產局,呈現平封戰啟的半廢棄狀態。 馬祖的軍事設施基本上有海岸防衛設施、軍營、地下坑道、崗哨、軍事用途民用設施,空間上可分為「第一線戰鬥陣地」及「第二線核心陣地」。第一線戰鬥陣地以「哨口」及「海防據點」為主,國軍在各主要島嶼上,依花崗岩地質地形以及戰略需求,皆有海防據點包圍整座島嶼,根據島嶼環境特性加上軌條砦、鐵絲網、玻璃刀山、瓊麻、人造林等反登陸裝置,形成各自獨立的防禦單元,並連結成島鏈型防禦系統,抵禦各方位可能的衝突與監控海域動靜。據點是兩岸對峙情勢下制空制海的第一線,其與環境緊密鑲嵌的軍事構建,展現人與自然環境的高度互動。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