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分家頓
圖片授權聲明 _CC0_
展品描述
壯圍沿海地區牽罟有200年以上的歷史,這項古老的漁法雖已消失50年,但近年廍後社區開放遊客體驗漁法,積極推廣牽罟文化,重現了百年的捕魚傳統。早期牽罟除了賺取收入貼補家用外,還能「分家頓」,分享漁獲。「分家頓」是指將捕獲優質的魚由出海(頭家)賣出,根據牽罟工作性質分配收入;其他的魚則由三槳負責用兩手捧起一堆一堆的(一堆有4份,視當天參加牽罟的人數及船上包含頭槳二人、二槳四人、三槳一人和尾槳二人等九人另外加計一份,再加上帳工、出海、撿尾索和補網等人決定總份數)排成南北向,置於沙灘上。大家以繩抽簽,先由南或北邊將抽到的魚帶回。若大魚因價格差没賣出,則由三槳宰殺大魚「分家頓」。魚內臟歸三槳所得。廍後社區耆老簡阿伯作的俏皮話說道:「一隻罟船九個人,尾槳責任算尚重,三槳落肚無輕鬆,要牽不牽他二人。」足以見得三槳不論在「分家頓」、或其他工作上扮演極重要的角色。廍後社區在文化傳承上不遺餘力,耆老對遊客講述早期牽罟的故事,在地的精神;媽媽們則用古早味擄獲遊客的心。社區自開放體驗牽罟以來,曾因漁獲豐收而有多次「分家頓」的經驗,雖然没有以前漁獲萬斤的榮景,但耆老還原只要出力就能「偎(節錄)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