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七腳川隘勇線(此地點為隘勇線為最北端)
圖片授權聲明 _OGDL_
展品描述
在七腳川事件過程當中,於1909年2月17日修築完成七腳川隘勇線,目的為防止潛入山區的七腳川社及巴托蘭社、木瓜蕃等,抗日者下山襲擊。南起鯉魚溪,沿著荖溪經銅文蘭、木瓜溪、七腳川山麓至娑婆礑(水源),與威里隘勇線連接,全長約三十公里,且架設鐵條網,在花蓮港設置火力發電廠發送電力成為電流鐵絲網。而吉安鄉今日的親山線(太昌、慶豐、福興、南華、干城)大山自行車道即是過往的七腳川隘勇線。清代的隘勇制度初為保障土地開墾,至清末官隘與私隘並存,自光緒十二年(1886年)廢除私隘併入官隘,直屬臺灣撫墾局。日治時期沿襲清末的隘勇制度,設隘寮置隘勇駐守,將原住民居住的山地區域與其附近山腰或平地,做一明顯的界線切割。利用鐵絲電網、木牆或哨站所延伸或拓展的防衛線稱為隘勇線。被當局僱用,用以防守隘勇線的人員稱為隘勇,民間或受政府補助僱用的防守人員則稱為隘丁。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