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二沙灣砲台
圖片授權聲明 _PDM_
展品描述
  「二沙灣砲台」,又名二沙灣礮臺,此砲台在1841年(道光21年)便已存在,當時的砲台是構築於山下的基隆港邊,為臺灣兵備道姚瑩所建;是一個位於臺灣基隆市的傳統中國式砲台建築,一般多以其入口城門牌匾,而稱為「海門天險」。     「二沙灣砲台」今日規模,為1884年(道光24年)臺灣巡撫劉銘傳所修築。     「二沙灣砲台」,後來由劉銘傳遷移至山丘之上,下臨陡坡,地勢險要;城門朝西南,乃標準中國式城門,入口以石作丁順砌之拱門,門額題「海門天險」4字。城門2翼有城垣,上築雉堞設有射口。     砲台石材應為就地取材,其牆垣、兵房彈藥庫都用當地砂岩砌成,砲基則用鐵水泥築成。海門天險將東、北2個砲台區建在較高的臨海山頭,屬「抱山式砲台」,而將紮營處設在背海面較低平的地區。這樣的布局,使得海上來的敵艦無論再怎麼猛烈攻擊,都只會擊中向海的山面,或者越過山頭、落到谷底,而絕難擊中營區。     由於「二沙灣砲台」上述的空間規劃,營區所在地幾乎可以避開任何正面射來的砲彈;所以開仗時,能從容支援砲台區上的砲火作業,展現精確的地形戰術。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