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高雄岸壁上屋倉庫及糧食貨物
圖片授權聲明 CC BY
展品描述
1.本物件以高雄港為主題,黑白樣式。正面為高雄港岸之圖像,左下方以漢字、日文書寫「築港は工費一千八百萬圓にて、明治四十一年起工大正十四年竣工す、七千噸級の汽船十三隻を同時に橫付けし得、電動『クレーン』一日の荷役力千二百噸。」(大意為:高雄港的建築經費為一千八百萬元,從明治四十一年竣工,至大正十四年完工。同時可停泊13隻七千噸的汽船、電動起重機可負荷一千兩百噸重)、以英文字母書寫「VIEW OF PICTURESQUE SPOT TAKAO」。背面右上角為郵票黏貼處,右側有以漢字、平假名書寫之「郵便はがき」,上方以英文字母書寫「POST CARD」。 2.高雄港自荷蘭時期為漁場中心,鄭氏時期則為軍事重鎮,清領時期則漸漸由漁港轉為商港,仍為當時安平港之副港。日治時期則針對打狗港進行多次港灣調查,並針對缺點推動築港工事,高雄港更逐漸成為重要通商口岸。 3.1899年9月後藤新平結束全島巡視之後,認為必須在臺灣南部進行港灣修築,因此於翌年6月編列預算,並派遣技師川上浩二郎等人進行全臺港灣調查。川上浩二郎的調查報告指出了高雄築港的重要性,但是臺灣總督府並未立刻興工。1905年,臺灣總督府再次派遣技師山形要助進行第二回全臺港灣調查,所獲結論一樣是除了高雄以外再無他港值得興築,臺灣總督府終於下定決心以高雄為築港之預定地。臺灣總督府擬定總預算4,730,300圓、為期6年的工程計畫,此一預算於1908年3月獲得日本國會通過,高雄築港正式動工。1908年3月完工,其後曾多次擴建、增築,日本時代之基礎建設下使得高雄市成為一交通要衝,高雄港則為當時南臺灣的第一大港。
資料來源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