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宋細福
圖片授權聲明 _OGDL_
展品描述
宋細福,1937年出生於桃園新屋,為客家人。高中就讀桃園高職農業園藝科,畢業後參加就業特種考試,於1956年12月25日入職,被分派到農業試驗所從事植物病理與菇類的研究。 宋細福北上後先是住在基隆路,後與劉秀春女士在農試所的禮堂結婚。兩人婚後於1960年遷入蟾蜍山半山上由雞舍、豬舍改建的宿舍,1962年再搬到位在大馬路旁的76號農試所宿舍。 宋細福在農試所先與同事胡開仁進行西瓜蔓割病的研究,兩人又陸續研究洋菇,之後還有木耳、香菇、草菇等。除菇類外,宋細福也對白螞蟻十分有研究,真空太空包更是由其發明的一項重大成果。 1998年霧峰農會規劃的菇類文化館成立,宋細福曾參與籌劃,並將自己拍的照片影片等全數捐予博物館。他也擔任2018年世界花卉博覽會菇類展示的顧問。 直至今日,宋細福依然持續協助農委會輔導有關青年發展的計畫,一生致力於農業研究。 農學知識與教育養成 宋細福(以下稱宋伯伯)畢業於桃園高職農業園藝科。當年桃園縣最高學府就是省立高農,其他都是縣立,一開始他並不清楚自己是否對農業有興趣,總之先進去再說。高農畢業後他參加就業特種考試,考取後被分派到臺灣省政府農林廳轄下的農業試驗所,於1956年12月25日入職,從事植物病理與菇類的研究工作,一待就四十幾年。宋伯伯北上後先是住在基隆路,後來與劉秀春女士在農試所的禮堂結婚,兩人婚後於1960年遷入蟾蜍山半山上由雞舍、豬舍改建的宿舍;1962年再搬到位在大馬路旁的76號農試所宿舍。 農業試驗養殖研究環境與資源 農業試驗所植物病理系研究室裡,宋伯伯在胡開仁前輩(以下稱胡爺爺)手下做事,兩人一起工作。他們先是做西瓜蔓割病的研究,一種因鐮刀菌所形成的病因;做了一年後胡開仁申請研究洋菇,之後則還有木耳、香菇、草菇等。菇類在日本是歸森林系管,荷蘭是由園藝系管,臺灣則是歸植物病理系管。 宋伯伯為客家人,他與河南籍的胡爺爺合作時都用國語溝通,即使胡爺爺的國語帶有鄉音但他也聽得懂;他的國語講得很好,以前官邸的人到農試所來,常以為他是外省人。很有語言天分的宋伯伯還會說廣東話。 研究品種及栽培技術-洋菇培育 以前日本人曾嘗試培育洋菇,但因戰爭中止後便中斷;臺灣光復後,胡爺爺於1953年自費請託在美國的朋友寄菌種回來進行養殖,開始首次洋菇菌種原原種養殖。這個培養工作只有宋伯伯一個人做,其他人不能做,一有差錯會引發大亂子,是非常危險的事情,假如一個廠的菌種出錯,整個廠就會報銷倒閉。假如宋伯伯做這研究時亂掉,全省都會亂掉,因此那是一個人獨立使用的研究室,做事時誰也不得進入。宋伯伯大約十天就可以完成送出菌種,培育後還要經過幾次繁殖,原原種又原種,原種還需經檢定,有一套流程系統叫做「臺灣洋菇菌種繁殖推廣體系」。 宋伯伯當年向父親提說他要研究洋菇時,遭質疑問說做洋菇要幹什麼,沒人吃、沒有前途,要做水稻,做糧食作物才好。宋伯伯以前曾在防空洞種過菇,剛開始做菇時政府是不給錢的,農試所的所長用他一年的保留費給五千元,供十二個月用,什麼東西都是「自動化」,自己動手想辦法。例如宋伯伯需要牛糞時就到臺大牧場撿一點回來自己曬,牛糞曬乾後變得很硬,同事拿槌子敲都敲不碎,胡爺爺用中藥槌敲也沒辦法;總之遇到難事就動動腦筋,有次宋伯伯看到旁邊有一自來水管,就拿起水管往乾糞灑水,牛糞潮濕再經短暫覆蓋,悶一下子就散了,最後再篩過就可使用。有了這次經驗之後,要多少牛糞就有多少。事後胡爺爺很驚喜地問是怎麼弄的,宋伯伯還故意不說,這也是個很有趣的回憶。丟棄的菇則可以拿來做堆肥,種其他植物、養蚯蚓。 最初一年一坪只種出三公斤洋菇,卻非常賺錢,尤其賣給黑貓酒家等幾個很有名的酒家。當時大家沒見過松茸只知很昂貴一斤要上萬塊,胡里胡塗地就誤認為這些菇是松茸,很多火爆浪蕩子上酒家的人來買,一斤要價四十二塊錢臺幣,還以為很便宜。當時水稻一百斤才四十塊,一斤才幾個菇就值一百斤稻子那麼多;而且種水稻收很辛苦,種洋菇採收很快。當時一斤四十二塊錢就等於現在一千多元,因為很賺錢所以臺灣就一窩蜂種,漸漸地越種越多就沒地方銷,例如有人在霧峰種了一兩千坪,降價降到兩塊錢開始虧本。前行政院農委會食品加工科科長李秀先生就想辦法,用洋菇加工做成罐頭來試試外銷,結果一炮而紅,每年外銷一百萬箱賺進一億美元,也成為世界外銷量最多的產地。 1960年左右,曾經在中南部有個菌種場發生問題,倘若那裡有問題整個臺灣的廠都會有問題,會倒閉,因此農委會有位技正打電話給宋伯伯,表示有個地方出問題,問宋伯伯答覆,若說yes就繼續做下去,No就要砍掉全部銷毀。那時候一年外銷可以到一億美金,等於四十億臺幣,而臺灣的外匯存底只有五億,若有問題是會釀成整個翻盤的事情,事態非常緊張,因此宋伯伯身負判定的責任十分龐大。經詢問得知是香菇拿去煮後會變黑,這樣無法賣,國外若退貨四十億就沒有了,國家經濟會晃動。宋伯伯花一星期時間查到了原因:對方把菌種做好覆土後放在冰箱裡出菇,但是拿來拿去時動到了,菇一動到就會死掉,死掉再煮就變黑。因而他判定是對方的問題,並非全省的問題,便打電話給農委會說繼續做沒有問題。風波過去後那年照樣賺四十億,那是最大最驚險的一次,幸好沒有發生。 研究品種及栽培技術-技術指導與人員訓練 以前臺灣做菌種都是眾說紛紜,沒有微生物觀念的人做的東西不能看,所以宋伯伯等專業人士開辦「台灣區菌種場技術人員訓練班」,免費於全省做訓練,這是菇類養殖很重要的一個階段。學員們在農試所接受大約一個月的培訓後就獲准開設菌種場,而且還賺很多錢,就曾有個開菌種場的人跟宋伯伯說他這幾年做起來賺的比王永慶差太多了,僅買了五六甲地、兩間飯店,這讓宋伯伯他們這樣的公務員聽了都直瞪眼,但宋伯伯對那批學員學成後能賺很多錢感到高興。不會做菌種的認為很珍貴,但會做菌種的會覺得很簡單,當時材料是用牛糞,曬乾後殺菌接種,一瓶牛糞不過一塊錢兩塊錢,做起來卻可以賣到十塊二十塊,因此很賺錢,一年做一萬瓶的話,在當時已是很不得了的事。 宋伯伯現在繼續指導洋菇研究,以前洋菇一年種一次,從十一月到二月,一天才長一點點;現在一年同一個地方可以種十次,產量比以前多一倍,很賺錢。以前一公斤二十元,現在一公斤兩百七十元。能種這麼多的原因是仰賴設備,從前天氣熱菇就死光,現在天氣又很怪不好種,所以用溫控方式照顧菇床,空氣也都有過濾。現在一天產十公斤沒問題,以前要三四個月慢慢採,現在二十五天到三十天就丟掉,還很會長,卻還是丟掉,算的是經濟利益,交叉點大概就是二十五到三十天,換新的材料也便宜。以前做工很苦,現在一切機械化,不再是小農家,而是經濟型生產。 研究品種及栽培技術-雞肉絲菇研究 宋伯伯研究雞肉絲菇五十年,手上有全世界最先進的資料,但到現在繼續做還是無法透過人工培育出來。雞肉絲菇山上到處都有,自然長的是白螞蟻種的。看到雞肉絲菇,下面就一定有白螞蟻窩,兩者是共生關係:白螞蟻的工蟻會採落葉、木屑到窩裡面跟土混在一起儲存,然後先吞食雞肉絲菇的無性孢子,再吃下這些儲存的植物,不久牠的肚子裡會產生兩種菌來分解消化木屑,等到小工蟻將排出的混合物堆疊建成一個有許多孔隙的半圓形球體「菌圃」,雞肉絲菇就會在這個菌圃中迅速生長。因此這兩種菌、白螞蟻和雞肉絲菇,四種東西的結合是一種循環相依的關係。雞肉絲菇可以控制白蟻進食時體內生成的種菌,讓它不會太猛,太猛的話白螞蟻會被吃掉,是一種愛恨情仇的關係。此外,白螞蟻會分泌很強具20%的二氧化碳,曾經有國防部的人來找宋伯伯,他們想知道為何白螞蟻在這樣強的二氧化碳環境下還能活那麼好的機制,若研究出來就可以解決很多毒物問題,不過後來也不了了之。以前所長和中興大學的教授都曾以為做出了雞肉絲菇,結果都不是,雞肉絲菇要長的好必須倚靠那種菌。 白蟻在臺灣一共有十二種,只有黑翅白蟻(也叫做姬白蟻、臺灣土白蟻)會自己種雞肉絲菇來吃,其他都只會咬木頭蛀房子。宋伯伯也在他的部落格發表多篇文章記錄白螞蟻的生老病死,包括白螞蟻的蟻后怎麼結婚、怎麼生蛋等等。白螞蟻的母后會待在自己的區域,如果牠的巢穴被弄個洞,就會跑到另一個巢穴,另一個家的白螞蟻會咬這外來的蟻后,因為那不是自己的媽媽;這時雄蟻會出來,在外來的蟻后身旁繞三圈分泌適當的荷爾蒙,讓小白螞蟻誤以為是自己巢穴的蟻后,然後蟻后就開始產卵,一年生六千萬個卵,不知情的白蟻會把蛋放置孵卵室,等寶寶一起孵化,一起長大。蟻后死時雄蟻會一起死,其他白蟻也一起陪葬,怎麼死?為什麼死?這篇研究宋伯伯近期將會發表。 宋伯伯曾經將研究資料與觀察提供給昆蟲館,像是白螞蟻母后在第一次產卵時怎麼搬運卵,用咬的蛋會死掉,因此是用觸角搬,但昆蟲館的人就說理論上不可能,宋伯伯則表示自己是親眼看見。也有人找過宋伯伯拍穿山甲與白蟻的電影,請他協助找白蟻和窩,宋伯伯表示沒問題,但得拍他想拍的,若不慎讓穿山甲將白蟻全部吃光光,他下一番功夫、花費許多心血才尋得的就全沒了。 找蟻窩要拿特定工具來養,花很大氣力才能取得。白螞蟻的窩擺在特別的玻璃缸裡可以養活,但過一段時間玻璃都會裂掉,明明是很厚的玻璃卻會碎碎的,宋伯伯目前還無法解釋這樣的情形。另外,前面提到與雞肉絲菇一起的菌種,在溫度三十度以上,一個晚上才長六公分;宋伯伯把白螞蟻的窩放在花盆裡,上頭蓋一層土,第二天早上白蟻便通通跑出來,仔細一看發現菌把白螞蟻包圍起來,因此白蟻跑不掉,菌黏在白蟻身上,要把白蟻吃掉,這些研究都有照片,是宋伯伯花很大時間養護及觀察而來的。要找白蟻的蟻后很困難,在臺灣找幾十年都找不到,宋伯伯也從中國北京一路找到廣東,後來聽說馬來西亞有就跑去那裡。當地人說挖椰子時裡面經常有,且蟻后是小白蟻的六百倍大,男人吃這很補,但宋伯伯最後在馬來西亞還是沒找到。後來是南庄有一個人為了種香菇用挖土機開山時找到的,那個人拿很多白蟻窩給宋伯伯,那是第一次找到白蟻的蟻后。也因為這樣,宋伯伯開始對白蟻很感興趣而投入研究,他發現蟻后不是單純住在窩哩,而是有個皇宮,當然現在找白蟻窩比較容易了。中央研究院也在研究這個,研究了四年從來沒看過蟻后,後來宋伯伯送一隻給他們,現在大概快死了,因為已經超過四年了。 曾有在美國的一朋友希望宋伯伯能將白螞蟻相關的研究翻譯成英文,發表於國際雜誌,但宋伯伯認為有些專有名詞很難翻,例如雞肉絲菇不能直翻,農委會也沒有專門合作翻譯的人,因為真的太艱深,而專業的人也不一定有時間核對,除非跟整體國民經濟提升有關才會去做。現因年紀大了,家裡也沒有設備,宋伯伯無法再深入研究雞肉絲菇,只能觀察。農試所目前的研究現也對此不感興趣,因為現今的現實面是做研究馬上要發表報告,如果五十年沒結果的話人家也不會要用。 研究品種及栽培技術-木耳、香菇、草菇培育 早期臺灣有很多木耳和香菇,一開始木耳是到山上採,後來才用種的。木耳很容易種,宋伯伯在公館的房子種過。種木耳要用砍倒的榕樹,宋伯伯將樹載回來後,擺放在房子旁搭的棚架裡,然後拿一個像槌子的專門工具對樹木打洞,再將菌種塞進去,過一段時間就出很多木耳。之所以用榕樹是因為這樹的質地比較鬆,像桐樹也可以種,比較鬆的木材種木耳比較快,很容易長。香菇則要硬樹,硬質木種出來品質較好,這是兩者不一樣的地方。 草菇很容易種,天然環境下就會長。以前種草菇說要師法自然,自然怎麼做就怎麼做,把稻草浸水,手一扭,一貼,貼了後將菌種放入,再拿稻草蓋起來,就會長幾個菇,很珍貴,因為草菇很美味。後來弄一弄變成切菌包然後堆積,宋伯伯他們就是這樣做,隨便種只要發熱就會長。種草菇最特別的是菌種下去,九天開始有菇出來,十二天就可以採收。西藏的達賴喇嘛曾派六七位學生來臺學習,宋伯伯給他們講過課,農試所雖然有研究很多菇,但介紹完後他們都說要種草菇,因為十二天便可採收,且過程簡單。現在種草菇一遇熱,房子裡面就很會長蟲,大部分人吃不了苦,所以沒什麼人要種了。中國也一樣,蟲來了就噴藥,採收後自己不吃,給別人吃;以前糊里糊塗吃,沒有當場死就好,現在開始注意了,畢竟殘毒很厲害。宋伯伯到中國時,那裡的人就曾和他說,假如能做出絕對不含農藥的草菇,就開五倍價錢。 金針菇是在臺中由民間菌種場開發,不是宋伯伯他們。 研究品種及栽培技術-真空太空包養殖方法 木耳要種在木材上,有時會有雜菌,會不純,初期採用太空包是用瓶子做木耳的菌種。有次宋伯伯培養菌種做到一半,就打開瓶子丟到水槽下面,過幾天居然長出木耳來,那也是他第一次發現木耳可以在木屑裡面成長,因此腦筋一動就想不一定要種在木材上,鋸的木屑太多用不完又不用錢不是很好嗎!他開始用木屑做菌種,用瓶子裝太貴又容易打破,就改用塑膠袋,研究了很久,包括塑膠袋要怎麼綁之類的。後來他把塑膠瓶子切一段,裡面綁一綁塞滿棉花也養殖成功,這就是個開始。後來叫新竹有一個菌種場用同樣方式試做,菌種場主人的太太黃一妹還將塑膠袋上頭束縮,套上塑膠頸環,再將袋子拉出來翻轉後塞棉花綁緊,這樣就不會鬆動,也降低汙染。這個包裝養殖方法算是宋伯伯教導,對方再稍微改進,還去申請專利,但最後是公開給全世界使用,他一毛錢都沒收。日本說菌種是他們發明的,中國說香菇從漢朝就有紀錄,而臺灣最早發明的就屬太空包了。宋伯伯在世界菇類會議時提及太空包是臺灣發明,這是全世界公認的;雖然有很多人會說是自己發明太空包,但是宋伯伯早在1970年代就有相關發表,有憑有據。太空包的配方成分會依種植菇種不同而異。 洋菇的孢子非常小,肉眼看不到,要怎麼挑出來?畢竟育種很重要,1950、60年代若從美國買儀器,要價大概二十五萬元,這費用在當時已可以買房子。中興大學有一部儀器,但他們不會用,宋伯伯去看過後回來自己做了一部,僅花了兩塊錢。他經常嘗試將器材接來接去,拼湊一下,花一兩千元就做出很好用的東西,也想申請專利,但最後沒有申請到,就公布給全世界了。 農業政策及產銷 光復初期的政府是農業內閣,以農立國、以農養工。那時電燈泡點一點就滅掉,品質很差,裡面有空氣所以很容易氧化燒掉,因此賣不出去,從國外進口又很貴,當時農業賺錢,經濟部長決定拿農業的錢補助工業。工業的東西外銷不出去,外國產品禁止進口,人民只能買臺灣製的東西,再加上工錢很便宜,臺灣的工業才慢慢救起來。1963年葛樂禮颱風來襲,為限制物價臺灣還不准殺豬,要「節省毛豬以供外銷」,以便賺取外匯,現在遇到風災則大多給予農民補助,這是古今最大的不同。 1990年代後洋菇外銷下降,是因為以前臺灣工資很便宜,之後愈來愈貴。再來是臺灣退出聯合國,美國和歐洲等國家都有世界洋菇進口配額,既然中國是聯合國成員那就從中國進,但是中國那時生產不出來,他們說若寫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就可以賣,蔣經國、蔣介石當然不同意,所以就取消了,政治因素是很大的原因。 以前一個計畫經費大多約一萬塊錢,兩萬塊錢就算大計畫,但因為宋伯伯他們研究成功的關係,經費後來源源不絕。宋伯伯曾提過一個十五萬元的計畫,農委會的主管還再加十萬,總共二十五萬。畢竟研究還是需要錢,沒有錢什麼事都做不了,剛開始可以克難,再後面點就越需要錢。 研究經常會申請農復會補助資助,農試所搬到臺中霧峰時經費很多,到李登輝主事以後,一年就減少30%,減少幾年以後只夠養自己幾個人做工作,那臺灣農業一落千丈。 田野調查與推廣 宋伯伯找菇是開著車子全省跑。曾有位英國回來的博士要和他一起去採靈芝、調查靈芝,看臺灣有多少種,長在哪裡。到了山上,宋伯伯指著一棵樹說往上面約一公尺處有靈芝,要年輕人過去看看,這位博士覺得那麼遠的樹根本看不清楚,宋伯伯怎麼會知道,半信半疑下還是走過去,果然採了靈芝回來。他問宋伯伯是怎麼看的?宋伯伯說看樹的樣子就知道,因為樹若長靈芝就是生病了,長靈芝的地方一定是一公尺以下,更上面的都不是靈芝。看久了經驗多自然就知道哪棵樹有哪棵樹沒有靈芝;一開始樹還未整個枯死,有點萎縮,那樣就是生病了,過一段時間就會長出靈芝。這些都和植物病蟲害有關,植物有菌寄生,就等於生病了。 農試所遷至霧峰時,宋伯伯也協助霧峰農會規劃1998年成立的菇類文化館。這個全臺灣唯一的菇類博物館,在世界上很有名。宋伯伯研究做了幾十年,他也花了一兩年時間參與館內籌畫,拍的照片影片全都捐贈給博物館。 他自己拍、自己剪接,花費三十六萬買底片及設備,再加上其他人的支援完成菇類推廣影片,十二個版本的影片,有客家話、閩南話、國語發音等等。宋伯伯帶著影片、手冊到全省教種菇的技術,花了三年時間教會菇農。他不只晚上到菇農那裡查看,凌晨一兩點也跟著巡視;農民將手冊當聖經一般,讓宋伯伯很感動,這樣認真一方面也代表產業很賺錢。宋伯伯現在還協助農委會輔導有關青年發展的計畫。他也擔任2018年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菇類展示的顧問。 幾十年都從事菇類研究,宋伯伯比喻自己進了染缸就出不來了。以前做堆肥要三十天,工人要翻堆六七次,現在一次就行了;以前燒鍋爐要二十四小時輪班不能停,現在不用燒,但熱度卻比從前更高,產量也比起以前增加幾十倍,這都是他從前到現在仍持續研究所感受到的樂趣。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