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尋回噶瑪蘭的記憶-影像修復工作坊/修復
圖片授權聲明 _CC BY_
展品描述
噶瑪蘭族(Kebalan)傳統生活領域於蘭陽平原上,因歷代殖民政權侵擾,多數族人被迫離開世居地宜蘭,移居花蓮建立加禮宛社,1878年加禮宛戰役爆發,噶瑪蘭族人只得再次竄逃,隱沒身分。1980年代末期,噶瑪蘭族人推動正名運動,經過多年努力,2002年行政院認定噶瑪蘭族為臺灣原住民族第十一族,族人持續致力於文化復振與保存工作,無論語言、祭儀、工藝等等皆有相當成果,尤以花蓮新社部落香蕉絲編織聞名,並於今年 ( 2019 ) 七月獲花蓮縣文化局頒發文化薪傳獎。然而蘭陽平原上仍有一群噶瑪蘭族人並未離開家鄉,一般被外界認為漢化消失,當噶瑪蘭族認定之時,宜蘭的噶瑪蘭族人卻成了無法取得原住民身分的孤兒,宜蘭壯圍的奇立板社族人,不畏艱難與質疑,重新學習古調與祭儀,今年(2019)7月,恢復中斷近90年的海祭與豐年祭,與花蓮噶瑪蘭族人們牽起雙手,大聲宣稱「我們一直都在」。 記憶不會中斷與遺忘,本次工作坊,係由南藝大紀錄所主辦,首度前往宜蘭舉辦為期兩天的「尋回噶瑪蘭的記憶── 影像修復工作坊」,課程帶領學員認識影像媒材、講解保存典藏知識體系,並修復噶瑪蘭族影像文史工作者楊功明先生提供的錄影帶數十捲。學員自己動手DIY,讓塵封記憶已久的影像再次轉動,播映出民國82年宜蘭噶瑪蘭族人到花蓮新社尋親、舊社考古田調、喪禮、介壽路改名凱達格蘭大道時的新聞報導、僅存的耆老歌謠傳唱等等,挖掘出不為人知的影像文化資產,並透過回憶、敘述,建構在地無形文化資產。 家庭錄影帶修復解說與示範 講者:吳永毅主任(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資料保存及展示中心) 助教:王秋敏助理(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藝術媒體中心)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