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千面人勒索事件
圖片授權聲明 _CC BY_
展品描述
【案件概要】 1984年11月28日,掬水軒被化名「PSK」的男子陳塗雄勒索新臺幣一百萬元。城中分局很快地逮捕了陳塗雄與共犯李心然、趙萼華。 1985年1月,換萬家香被自稱「黑狗」的犯案者勒索十萬元。犯案者的真實身分為某工專四年級的孫姓學生。 1985年2月,出現了年僅十三歲的朱姓國中生恐嚇案。朱生為了籌措母親藥費,發出四封恐嚇信給統一、甘百士巧克力、經典零食七七巧克力生產商宏亞食品等三家食品工廠,要求五萬到廿五萬元不等的「贖金」。 1985年10月,自稱「東光社」的歹徒,對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揚言將在11月5日起向國內各種食品下毒。警方也在國父紀念館光路南路側的垃圾桶中找到了被歹徒宣稱下毒的速食肉燥米粉,社會上瞬間出現了一股害怕泡麵被下毒的恐慌。此案未曾偵破。 1986年,欠下鉅額賭債的男子何健以「稻草人」的名義,向味全、統一、光泉等老牌食品廠商勒索,揚言若不給他三百萬贖金,則他將在這些公司的牛奶製品中注入消毒水。 1987年8月,調查局臺北調查處逮到了自稱「怪人廿二面相」,向義美勒索未果的張銘謙與其同夥。 1987年10月,臺南警方則抓到了向統一勒索一千五百萬元未果,在該公司泡麵中放入氰酸鉀的梁國平、黃文忠與張聰南等三人。由於同時間臺中潭子有兩女童在吃下泡麵與蜜豆奶後中毒身亡,之後被檢驗出身體中有微量的氰酸。此案因而受到極大的重視,警方懷疑此案會否即是梁國平等人闖下的大禍。 【疑點與爭議】 1.當時受害的廠商總數。 2.統一泡麵下毒案引發民眾害怕泡麵被下毒的恐慌,此案未曾偵破。 【社會後續影響】 事件發生後,兇手的年齡層逐年降低,且有越來越多的食品企業被恐嚇,當時引發社會恐慌。 【時代背景】 臺灣的千面人風潮,要往回追溯到1984年。該年10月的中國時報上,有這麼兩則報導:〈勒索手法翻新日警焦頭爛額 防範東施效顰 我應未雨綢繆商對策〉、〈千面人勒索新模式 食品業擔心被引進〉。這兩則刊登在同一版面上的報導,顯示在日本的千面人事件發生後,國內食品生產商人人自危,深怕自家產品也遭受到此種難以預防的攻擊。 從1980年代中後期,一直到制定了「千面人條款」的1999年中,臺灣的消費者就在這種風聲鶴唳的情況之下飽受威脅。翻閱當時的報刊,幾乎每個月都可以看到和千面人相關的新聞。而國內外的食品大廠,從統一到義美,從可口可樂到味王,幾乎無一免於被勒索的恐懼。大廠如此,小廠受害的實際黑數恐怕更不得了。 【審判過程】 無。 【其他】 〈恐嚇萬家香勒索十萬元 檢方念其年輕識淺、准予交保〉,《中國時報》,1985年1月29日,第七版。 〈何方宵小不學好!自稱日本「千面人」 向商家恐嚇勒索十萬元〉,《經濟日報》,1985年1月30日,第10版。 〈發信恐嚇信三家食品廠 勒索五至廿五萬 揚言不給即下毒 朱姓國中生學「千面人」被擒〉,《中央日報》,1985年2月8日,第8版。 〈仿效手法勒索食品公司 治安單位重視循線追查〉,《中國時報》,1986年3月30日,第19版。 〈偵破「千面人」勒索 光泉贈銀牌 向警方致謝〉,《中央日報》,1986年6月5日,第6版。 〈千面人臺灣版 準備下毒勒索食品公司 嫌犯張銘謙取款時被逮〉,《中央日報》,1987年8月27日,第8版。 〈千面人下毒手!鋁箔包中毒計?三歹徒勒索統一、要協鉅款未遂 氰酸鉀注入飲料、通知公司處理 警方主動追查線索、秘密證人配合辨識擒兇〉,《中國時報》,1987年10月9日,第49版。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