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Qanituan社Mangdavan家族祭事曆(Islulusan,日文:繪曆)圖紋解說—導讀】
圖片授權聲明 _CC0_
展品描述
|圖片來源| 1925年8月25日《臺灣日日新報》。 1930年6月22日《日本京都大學文獻》松本武男。 1932年的《台灣蕃人風俗誌》鈴木質。 1937年《臺灣時報》橫尾廣輔。 |解讀說明| 「祭事曆」又稱「板曆」,日文名為「繪曆」,為祭司記錄一年中歲時祭儀的備忘錄。 自1925年起刊載Qanituan社Mangdavan家族祭事曆的相關文獻非常多,其中1925年《臺灣日日新報》到1930年《日本京都大學文獻》的文獻,其圖片與文字都是對於兒子Talum Mangdavan的板曆解說,1937年橫尾廣輔所記載的則都是Laung的板曆解說。 本系列範例為Qanituan社祭事曆第一代創始者Laung Mangdavan及兒子Talum所創作,每項圖案都會有兩張圖片,左邊為兒子Talum所創作,右邊則是父親Laung的作品。此外補充,布農族研究學者Haisul Palalavi(海樹兒・犮剌拉菲)於2020年的解讀,加以詮釋舊有資料。 |海樹兒老師補充說明| 1925年《臺灣日日新報》刊載的祭事曆為兒子Talum所製作,其上面圖紋與目前國立臺灣博物館典藏編號AT3291的祭事曆完全吻合。 1935年被發現後典藏於臺大人類學博物館編號2653的祭事曆,則為父親Laung的創作。宮本延人則記載國立臺灣博物館典藏編號AH000809的祭事曆,為當年Laung的複製品。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