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苦海人生成大船
圖片授權聲明 _CC BY_
展品描述
本篇圖像為貼布畫故事,為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藉由二手衣物剪碎以後,邀請長輩們透過拼貼的形式進行創作,將生命記憶猶深的畫面製作成藝術作品。畫中圖像為照顧病人的畫面。故事講述詹素嬰女士的生命經驗,以及為何最終遷徙到豐田。 1954年(民國43年)我出生在台北,我的母親是父親的再娶的,上面有兩個同父異母的哥哥,下面有一個弟弟跟妹妹。生活過得與別人無二,只是一切都是在8歲那一年變了調。那年,我的父親中風,母親一個人接起了家裡的重擔,每天忙得不可開交,還得照顧不良於行的父親。 終於在一天夜裡,牽著弟弟妹妹的手來到床前叫醒我,她叫我一起跟他們走吧,這個家再待下去,沒有人可以活。我聽了很害怕,兩個哥哥很久前就離開家哩,於是我問她爸爸呢?母親搖了搖頭,沒有說話。最後我選擇留在家裡,在那天夜裡看著母親帶著弟弟妹妹離開。我的父親想也是知道的,他隔天沒有問我任何事情,我知道他有話一直沒有不知道如何開口跟我說。 附近的鄰居看著我們如此,好心的批一些甘蔗,教我如何削皮與秤重,要我去街上賣。我賣到衣服都磨破了、皮膚也破皮才學會算數;鄰居又看我賣甘蔗辛苦,問我要不要賣水果。於是我就在市場裡頭賣著水果,無聊時,便拿起紙箱裡頭鋪墊的報紙學認字。上門的客人我都會問她們這是什麼字。幾年下來,字也會看了,數學也會了,父親也終於好轉。但是生活卻越來越貧困,房子賣了也沒辦法繼續生活,我跟父親便在公園裡面露宿著街頭。 那時候的里長也看我們可憐,叫我們在公園裡頭搭一個小寮,父親要我去市場拿賣魚的木板,教我如何立柱、打洞、釘房子。勉強也算是搭起一個遮風避雨的家,只是警察不時上門,里長都會幫我們求情。這些都是聽父親說才知道,白天我都得在市場裡頭工作。 直到父親能夠拿起拐杖走路,我們才算生活穩定了。雖然還沒有一個像樣的家,但是一個家裡面該有的人都有了,雖然我再也沒見過母親,但我的兩個同父異母的哥哥卻找上門來。他們輾轉聽到自己的父親現在的狀況,尋找了好久才找到我們。那時候我很不習慣,不是因為多出了兩個哥哥,是兩個哥哥會幫忙照顧父親,我有更多時間可以做其他事情,但我不知道能做什麼。 於是我白天在市場,晚上又跑去日本料理店工作。那時候才終於認識了我的先生,他疼惜我、可憐我,沒有看我這樣貧窮、骯髒,反而願意與我組成家庭。我們一起生下3個孩子,我卻不幸染上怪病。開刀幾回、住院幾回,直到孩子長大,我也逐漸好轉。那時我還與先生說,人生終於開始穩定了吧? 沒想到我的小兒子在外頭溯溪,頸椎受傷四肢癱瘓。民國95年(2006)又因為台北的都市更新,我們必須得搬離原本的家。大概是緣分吧,我跟大兒子、媳婦,帶著癱瘓的小兒子搬到了花蓮豐田這裡居住。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但是這裡的村民們都很好客,我們也安心住下。 從8歲那一年起,我就告訴自己不能拋下任何一個家人,直到現在65歲,我依然告訴自己,我要把每一個家人留在身邊。彌陀的宏願是一艘大船,載領大家度過苦厄跟災難。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這艘船;如果有,我願成為那艘船。
資料來源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連結
收藏展品